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又一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孩子们居家学习。教育,是一个家庭面临的最重要的话题。如何让孩子在疫情防控紧张的形势下健康快乐地度过这段时间,作为家长又该如何陪伴孩子、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呢?芙小秉承“和和美美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和美教育理念,在防疫居家这个特殊时期,特推出“荷”你“疫”路行——防疫居家学习心理健康指导系列微课。
今天是第一期:居家亲子关系篇!我将从三个方面与家长朋友们分享:情绪管理、非暴力沟通和亲子活动。
一、情绪管理
我们都知道,如何一个人长期处于不良情绪,将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会引发身心疫病。
但是,如果我们家长发现面对突发疫情,您和孩子在居家生活学习中产生烦躁、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请不要着急。我们要认识到,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其实是有好处,也是正常的。例如我们会担心疫情传播,但也因此就会约束自己做好自我防护措施。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允许并正视自己不良情绪的出现,接纳它在我们的门前路过。
其次,我们家长也要关注并保护好自己的情绪,防止成为孩子情绪的“污染源”。家庭环境中生活气息浓,学习氛围少,再加上疫情带来的安全风险、各种家务琐事、生活开支平衡……伴随着疫情的变化,每天还会有大量相关消息涌现,来源不同的各种消息,内容上难免良莠不齐,各类谣言也间杂其间。如果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常接触不良信息,很容易会产生负面情绪,不自觉地陷入到紧张、焦虑之中。因此,家长们务必注意选择关注官方媒体信息,要多跟孩子分享好消息,避免负面话题。
居家陪伴孩子期间,家长也要及时觉察自己情绪,允许自己和孩子有负面情绪,并及时表达真实的情绪。例如“线上学习时,你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去上厕所,妈妈看着着急,还有点生气”,自然的表达释放,是增进理解的重要一步,往往会得到孩子积极的回应。如果您可以用幽默悦纳的话语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同时还能引导孩子对行为负责并感受到规则与爱的和谐。
二、非暴力沟通
居家学习期间,家长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孩子的生活自理与学业监管中。但看着看着,就会出现失控的场面: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就抓狂,看到孩子睡懒觉就烦躁......一旦家长们带着负面情绪去教育孩子,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引发激烈的亲子冲突。这个时候,我们不妨试试使用非暴力沟通。
我们可以用询问的语气客观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但不要去揣测或者过度解读。例如:我们尽量避免说“我看你一天到晚就只知道玩手机,怎么就不知道要做作业?”这类气话,可以说“我看到你今天早上好像一直在玩手机,是不是?”
我们可以和善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目前的期待,但不是强制管理孩子。例如,我们尽量避免说“不许再玩手机了!电视也不要再看了!”这样的狠话,可以说“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今天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尊重为前提的爱能真正被孩子接受与认同,尤其是高年级孩子。
关于非暴力沟通是有小技巧的,家长朋友们先看看孩子讨论的话有哪些,这几天防疫居家当你情绪不佳时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三、亲子活动
由于很多家长白天还要上班,陪伴孩子的时间依然不足,要实现高质量的陪伴,就需要做好亲子活动计划。家务劳动是最简单有效的选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学业水平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家长们可以参考我校上学期期末时发布的家务劳动推荐表或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鼓励孩子独立或者陪伴孩子一起做家务。
此外,空闲时间一家人除了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还可以一起做做亲子运动,比如学校推荐的“天天跳绳”里有趣味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拉近亲子感情。
有家长咨询居家这么长时间不知道和孩子聊什么?下面请观看心理学专家对这个问题的建议。
防疫居家期间,如果您发现孩子出现了睡眠困难、过度沉迷网络、各种身体不适、情绪持续低落等,请一定要注意观察,及时回应,必要时联系班主任老师或拨打心理援助电话,寻求专业帮助。
家长朋友们,因疫情而起的居家生活是亲密家人关系、亲子养育的新机遇。疫情终将过去,相信在你们的智慧陪伴中与孩子情感流动、彼此滋养,每个孩子都能在家过得开心,学得高效!“荷”美芙小,将和您“疫”路同行!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