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23.2戴丽琼老师文献学习
发布时间:2023-02-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潘忱俪

基于核心素养的以“习”定“教”语文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学习印记

学习

时间

2023年2月

学习者

戴丽琼

学习

篇章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一致性”

作者

王娜

主要

思想

教学是一项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的、积极的。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评价。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了教学、学习、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教-学-评一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而且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自己的正确学习方向,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从各方面进行调整,以实现教学-学习-评价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

感悟

低年级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活动就是扮演寓言中的人物,表演寓言故事。学生一旦与文本人物产生共情,对文本的体会与感悟就会更加深刻。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第三段时,我请3名学生分别扮演叙述者、邻居、种葫芦的人,表演这个寓言故事。学生表演后,笔者扮作记者随机采访邻居:“这位邻居,你为什么会那么说呀?”扮演邻居的学生回答:“再不治,蚜虫就要把葫芦叶子吃光了;叶子吃光了,葫芦就没有营养了,葫芦就会脱落。”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邻居劝告的原因,我让更多的学生扮演邻居,并要求“说说你会怎样劝告种葫芦的人”。有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糊涂呀,没有叶子输送营养,葫芦就长不大,你快治一治吧!”有的学生说:“再不治蚜虫,蚜虫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叶子都黄了,葫芦就都落了。”在这些“邻居”的劝说中,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葫芦和蚜虫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了课文学习的难点,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更能易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基点是学情,教师要依据学情设计教学环节,处理教学重难点。对于小学低年级段学生而言,将自己当成文本人物,进行角色转换或表演,从而直观理解文本,无疑是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

教师要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能够使学生改变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融入程度。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教师上课时比较严厉,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制约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更加自由、灵活、宽松、高效。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时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将师生评,生生互评贯穿整个课堂,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之间思辨能力,也同时有利于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有效整合,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提高复习的成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