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百折千难终不悔,不信春风唤不回(陈晓珊)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燕

百折千难终不悔,不信春风唤不回

武进区芙蓉小学   陈晓珊

逝者如斯,时间就在我们的指缝间悄无声息的流逝了。踏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已有十来个年头,当年那立下大志想做一名优秀教师的黄毛丫头如今也已蜕变,但,初心不改。

依旧记得,2011年8月,当树头的知了还在“声声叫着夏天”时,我从一名学生变成了老师;依旧记得,我教的第一个班级是全年级出了名的“乱”班;依旧记得,当时的我充满信心又忐忑不安。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兼任班主任,面对那参差不齐的40名三年级学生,我总是不知所措。但大学时期班主任曾说过的“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工程是否达标,有没有爱的奉献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注。”深深刻在我的心中。对于做班主任,当时还在摸索阶段的我深知,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体现。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诚挚的爱,平等对待和尊重他们,才能相应地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爱戴。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自己辛勤的劳动产生最佳的效果。

其实在我眼中,班里的每个孩子都很可爱。虽然一开学我就从班主任手册上看到了二年级时的班主任对他们的评价,但是我从未用“其实我是了解你的”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对他们每一个人,我都是公平且真诚的。比如: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有的孩子父母是聋哑人,有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有的孩子有多动症……我都是假装不知道,在学习上公平地要求每个孩子,不用特殊的眼光看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老师不知道自己以前是什么样的。这样就消除了他们一部分的自卑、胆怯心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这些较特殊的学生个个都比较阳光、开朗,有什么事情他们也愿意主动和我说说。

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孩子年纪较小,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在我们班级中有几名“捣蛋大王”,他们在班上彼此呼应,连成一片,各显本事。针对这一情况,我召开过几次班会,想要以理服人,但这种教育对于那些已经调皮惯了的孩子,作用微乎其微。严厉的批评教育,在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效果,一转身老师的话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于是我注意抓教育时机,贴近他们,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是等他做错了什么才去找他,而是他做好了什么,我去表扬他,鼓励他,让他知道老师关注着他的点滴进步并为之欣喜。

在我们班上有个非常淘气的学生,他是许多老师都认为坐不住的孩子。虽然他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每当上课时,他总是做出各种怪异的动作、与同学做出小动作扰乱课堂秩序,经常使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下去;不管老师多么严厉的批评都无济于事。有一次,我在讲课过程中,暗自观察同学的反应:刚开始的几分钟,他还有模有样地听课,三分钟过后,便坐不住了。他把尺子和铅笔、橡皮绑在一起做发射器,时不时还要在同桌面前现现宝。幸好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很文静懂事的小女孩做他同桌。玩了两次同桌都不搭理他,他自己也觉得无趣。同时我也佯装没看见,继续讲课。接下来的两天亦是如此。第三天,我特意安排与他单独谈话。这孩子脑子很聪明,反应也快,而且比一般孩子稍微早熟些,所以我先对他进行了一番夸奖,接着告诉他上课玩,不但很多老师讲的内容会漏掉,而且也会影响周围同学学习,另外我还趁他不在教室的时候和其他同学商量,当他再在上课时玩的时候,大家对此不要理会,他自觉没趣,就会自行停止他的无聊行为。同学们比较配合我的行动。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玩的时间越来越少,反而会很积极的思考问题,有些问题都抢着回答。只要看到他那高举的小手,我总是给他机会让他参与其中,并及时地鼓励他,表扬他。渐渐地,在课堂上他再也不会调皮捣蛋,故意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后来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工作都特别忙,很少关心他,他犯了错总是“大刑伺候”,非打即骂,家人之间很少会有坐下来好好聊聊天的时候。这种缺乏关爱和正确引导的孩子,总会在人群中用特别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他只是想要有人真正地关注他,在乎他,爱他。做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对于后进生和有些小问题的学生,我们不要把他们从你身边推开,而应该用爱心接纳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方式,像这个的事例在每个老师的教育生涯中举不胜举。教师要更多地“换位思考”,理解他们,鼓励他们,欣赏他们,那样孩子的思想和各方面的能力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升。

教育是一门学科,需要以理服人,但它更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巧,存乎一心”。每个孩子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也许他们会犯错,但只要我们奉献出足够的耐心、真心、爱心,他们都会有改过的可能。师爱如春雨,悄悄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一句爱的鼓励,一束爱的目光,也许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会充满阳光。所以,我始终坚信:百折千难终不悔,不信春风唤不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