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提升合作学习之效,促进语文育人之能》高添怡
发布时间:2023-02-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添怡

提升合作学习之效,促进语文育人之能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高添怡

 摘要:自2022新课标提出以来,如何在此前提下进行教学设计方法与理念的创新,是今后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的载体项目。它能够帮助学生改变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学习模式,从而形成有效、自主、深入的新型学习习惯。本文旨在基于2022新课程标准理念,以当前教学实际为基础,探索任务导向的小学语文合作式学习方法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和价值,实现语文教学的“启智”之效。

关键词:语文教育;有效教学;合作式学习;任务导向;启智课堂

 

 

前言

古今中外,智慧不仅是哲学家们孜孜追求的命题,也是广大教育者们的终极目标。而智慧的启发具体到教育中,就是教育智慧、教学智慧。2020年以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措施的下达,要求广大教师今后的教学改革主旨为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教育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传统分数教育导向模式。

同年,人大教授翟小宁在《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中明确提出真正的教育在于启迪智慧。这一理念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求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转变课程功能,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纯粹的知识理论为传授的模式,从而强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从机械训练的方式变为具有趣味性,增强参与性、互动性,倡导解决实际问题等,以实现学以致用、活跃思维、开发智慧,实现终身受益的功效。

基于此,任务导向的合作式学习法也在当前的教育发展改革的浪潮中具备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小学课堂逐渐成为“启智课堂”,日益提升了课堂活力,也为促进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合作式学习现状

(一)当前小学语文在合作式学习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从教学实效和对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主要在于学习的互动性、灵动性较弱,缺乏情智教学,弱化了语文本身的趣味,这是设计形式上必须得到创新与改革的原因,此外,现在的小学生在学习中也十分匮乏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参与感,不能将自身与课堂融为一体,学习的参与度与积极性的缺乏,也不利于老师全面跟踪知识掌握进度,以备下一步方案。譬如在合作式学习的课程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小组在了解学习任务后,很快讨论起来,但是在分享交流成果时,却无人愿意交流,左顾右盼;有的小组在了解学习任务后,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开口,整个小组的合作过程在沉默中度过,但发言时组成员却能够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有的小组在讨论时出现了“专制”现象,个别学生包揽了一切权责,其他学生呈现出参与性较低的现象。

(二)当前小学语文在合作式学习课堂表现欠佳的原因

而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小组合作形式化、预留时间不足、教师指导力度不足、缺乏针对性反馈四大原因。

教师经常会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合作式学习的环节,但是小组讨论活动的安排是否科学,是否真正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却没有清晰的标准,整个过程流于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也没有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常常讨论不到两三分钟就不得不停止,讨论并不充分,如此不仅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能,还会浇灭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养成敷衍了事的学习习惯;而教师指导不足主要体现在讨论前教师没有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导致学生讨论时语言不规范,效率不高,以及有时候教师只是在⼀旁观望、等待,没有及时给出实质性评价,缺乏沟通,对接下来的教学也缺乏及时准备;而缺少针对性反馈则体现在讨论结束后部分教师总是习惯于将学生的成果与自己的预期答案想对比,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个性化的需要,在小组交流后,也往往只是⼀味鼓励,缺乏针对个体的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教育中合作式学习的内涵与价值

启智课堂的核心要义就在于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获得吸收和获取知识的机会,而不是面向整体的泛泛而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丰富和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和激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培养其实践与合作精神,能够通过个人思考与群体交汇的力量,共同投身到质疑探究、锻造智慧的过程之中。

2022年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在基于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每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进取心,倡导合作式的、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现阶段语文课堂要转变成“启智课堂”,改革需求就是要使课堂所侧重的便不再仅仅在于纯粹知识的记忆与学习,还需要具备更强的交互性与联动性,开发他们的大脑思维发散性,从而发掘学生相关潜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热忱。

合作式学习实践便是基于这一目标而开展的,它的要义在于基于一个任务,在教学上运用小组形式,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从而自主发现问题背后的语文知识,形成日益形成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使学生共同活动、互助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此方法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强调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为中心,以问题为挂钩,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之中。

. 合作式学习法的应用策略

在《有效教学》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都证明了学习者在什么时候投入学习是最有吸引力和成效的——能够引发趣味性与能加强主动参与感的时候。课堂的氛围、教学的内容数量、是否具备趣味性、是否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具备主动参与性、课堂时间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大脑吸收知识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合作式教学的任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多方面的变量,学生主动的意义对于合作式教学成效而言尤为重要。

(一)巧用“合作学习单”,随任务呈现

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堂形式如果无趣乏味那么必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充满探究目的的合作式学习模式便能够赋予课堂以更高的自由度,使语文课堂更具趣味性,也就加强了知识的吸收有效性。

1.对比不同,探究发现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好奇心和兴趣感、富有挑战情境的任务进行合作,通过步步引导,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其后每一次的具体语文问题和知识点,都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总结与解答。譬如在教授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这篇课文时,为使学生能充分理清楚“我”是怎么给小沙剃头的这⼀过程,教师首先让学生读⼀读第 7⼀ 18自然段,最后在比较老师傅和“我”的剃头的不同之处的过程中,完成如下学习单。通过此学习单,学生便能清晰可视地发现两者理发的不同。

 

 

 

2.共同填单,激活思维

在四年级下册的《绿》这篇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阅读课文《绿》后的“阅读链接”中宗璞笔下的《西湖漫笔》片段,并与课文进行比较,考察异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同组同学交流,共同填入如图的合作学习单。在小组交流中,学生们不仅能深入理解《绿》的课文本身,也从内容、情感、形式、写法等不同层面激起了新的思维涟漪。

 

3.总结归纳,深入理解

在古诗《塞下曲》的教学中,教师将《塞下曲》与其他的边塞诗作比较,通过学习单发现相似之处,让学生对边塞诗有了更深的了解。

综上所述,任务导向式的合作教学课堂的卓越优势之一便在于此,利用好“合作学习单”,教师使学生在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营造了更加张弛有度、丰富有趣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智力与大脑发展以更广阔的空间,情感态度和合作意识上都有了丰富与加强,体验学习与合作有机结合的内涵。

 

(二)分组合理,分工明确

任务导向的合作式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实现更多的互动关系,课堂也不再局限于45分钟之内,而可以由学校延伸至课后,教师只需将学生分类为小组,并布置相应的探究任务即可,在课后的业余时间里学生也可以继续同组员学习和交流。

1.均衡实力,取长补短

合作式教学法的过程带来的不只是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延伸,学习和讨论的内容也可以变得更加丰富,亦能够实现后进生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实践中,讨论时可分为常态性小组和临时性小组。常态性小组在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组内成员的个体差异,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尽量使组间实力均衡,平时经常需要互帮互助,充分发挥⼩组的作用,成员之间集思广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临时性小组则指暂时组成的小组,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寻找最佳答案,优等生指导学习薄弱的学生时,自身也得到了提升;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他人取长补短,实现共同的进步。

2.各司其职,共同进步

同时分工要具体明确,如写字漂亮、速度快的同学是记录员,成绩优秀但不擅表达的同学是汇报员,相对落后的同学是计时员或纪律员,以此形成“学习共同体”。小组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各尽其责,避免能力较强、交际能力高的学生变成“专制者”,而其他学生成为看客,出现几乎没有参与到合作中的现象。

(三)预留充足时间,予以充分指导

要使小组合作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时间,并在讨论前就进行学习单的学法指导,细化讨论要求,如在执教《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时,为使学生体会“我”的个人形象,教师可首先出示学习要求:关键词批注限时一分钟,接着小组合作交流批注,合作前,出示了相应的学法指导,一步一步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注意的地方都是可以指导的。以此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讨论效率。

讨论时,教师也应当亲身深入各小组,成为合作学习的“首席顾问”,了解学生讨论的重点,合作的具体情况等,对合作式学习陷入困境时指点迷津。

 

(四)录音录像追踪,做到全员关注

依据任务导向的合作学习法的根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是受教与参与的主体,但教师是主导者,需要调动整个课堂的氛围调控,否则无法起到调动全体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与热情度的作用,教师应当注意加强学生之间小组的合作氛围,鼓励较为内向的学生积极发言,促使小组中的积极分子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最后,教师还要进行一定的教学总结,以更好地改进今后的合作学习法授课方式。

因此,教师既是合作学习的“追踪者”,在想要关注哪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时,就可以对这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录音或录像。学生们在起初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小小的镜头在长期效应上会促使他们的合作更加高效,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更精准的了解与分析。

  

(五)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

合作式学习的评价环节亦是促进教学成效、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必要环节。而要达到这一成效,教学评价的角色主体不仅可以是教师,也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和组员也都成为评价中的主动方,由此实现传统的教师评价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评估方式的转换,推动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

1.多元标准,全面发展

譬如在“合作评价单”的运用上,教师与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式学习进行评价:一是可以将小组的整个学习成果作为评分标准;二是可以选择负责同一职责的组员的具体成果和学习研究情况进行评价;三是可以把合作能力、参与合作的情感态度、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组织调度全组成员开展学习研讨的控制能力等纳入评价。

 

2.学生为主,互助打分

譬如,教师在执教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时,在最后的环节要求学生进行故事复述,进行了故事复述,为使每个学生都有复述机会,教师便可以让同桌之间互相复述,在交流环节请两三组学生上前展示,展示完后,全班再根据如图的评价表为学生的表现打星,鼓励每位学生都能达到三颗星。

 

3.激励嘉奖,收获成果

最终,优秀个人在全班的见证下盖上“大拇指章”,优秀小组亦能登上“光荣榜”,授予“最佳拍档”或 “互帮互学小组”等称号。学生们共同通过探究,发展学习语文的兴趣,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

    

五、结语

对于注重趣味性和思维发散性的语文学科而言,不能为学习而学习,任务导向的合作式教学方法则可以让我们从更强的体验与自然的方向,去引导学生了解语文的神奇与趣味,启迪和锻炼他们的智慧思维。而在教育改革的当下,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和革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设计中,任务导向的合作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趋势也必将会越来越明显,日益替代传统的学习模式,这对于学科的长远建设同样是大有裨益的。

故此,我们从合作式学习入手,通过创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形成“学习共同体”,用能够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活动的任务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合作,并合作中巡视引导,激励帮助,进行方式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的评价,助推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升。由此实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习得、探讨、内化的“启智”天地,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地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2]格兰特·威金斯 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2017-3:9

[3]王景英.教育理论评价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丽佳.问责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教师责任构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