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23-02-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叶

课题名称: “任务+”为导向的合作式学习

在小学语文启智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     陆叶、高添怡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合作式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指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同伴们在小组或者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具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式的学习方式[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每个成员共同积极地参与,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付出自己的努力。

2.“启智”

“启”,就是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融合,要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思”有机融合,要将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智慧生成”有机融合;“启智”,就是教师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机智,使学生开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掌握学科思维方法,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

3.“启智课堂”基本理念

1)以生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走向知识,主动获取,养成自主研读文本的习惯,抓重点,解难点,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能力为重:转变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引活、引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3)启智求真:因材施教,积极开发创新潜能。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善于提供资源和服务,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致力于质疑探究,锻造智慧。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合作学习的实践已遍及世界各国。从发展阶段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初级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中期),一些合作学习策略初步形成,如 小组--游戏-竞赛法 等都是这个时期提出的;

二是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臻成熟,影响逐渐扩大,形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提出了 小组成绩分工 、 小组辅助个人 、 小组调查法 合作策略;

三是与其他相关理论的融合发展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今),合作学习继续向成熟发展,与其他相关的教学理论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合作掌握学习 与 合作学习与直接教学一体化 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时,合作学习的观念已开始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不局限在课内。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省级课题就有多项,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就逾百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合作学习的实验已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教学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相信,合作学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他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将成为教学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2.本课题与上述成果联系是它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本课题将借鉴、参考上述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同时对于这些成果的钻研深度将影响本研究的深度。与其区别之一,本课题是在语文学科范围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进行验证性研究,丰富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区别之二,本课题着重于实践操作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合作学习教育通过学科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并非新课题,但目前人们主要集中在合作学习模式的模仿上,缺乏一些具体的细致的如何深入的措施。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点突破:

1)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将合作学习的理论实践落到实处,开发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2)深入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比较出各个年级段学生合作学习的特点及指导策略。

3)关注弱势群体在合作学习中的成长,形成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弱势群体的指导建议。

4)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或某一问题而展开,在地点、时间上都有所约束,将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进行课外合作学习。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了解合作是学习的基本内涵,掌握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基本方法,

2.探索提升课堂效率的可操作策略,提升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水平。

3.通过研究,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促进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为学生终生学习、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4.通过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新课程的实施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研究内容

1.关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式学习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1)小组合作形式化

2)预留时间不足

3)教师指导不够

4)缺少针对性反馈

2.探索“任务+”为导向的合作式学习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1)巧用“合作学习单”,随任务呈现

2)分组合理,分工明确

3)预留充足时间,予以充分指导

4)录音录像追踪,做到全员关注

3.建立与完善“任务+”为导向的合作式学习课堂教与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1)评价主体多元

2)评价内容多维

3)评价形式多样

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范例研究和个案研究。

1.行动研究。组织和指导广大教师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研究,在行动中学习研究、改革创新、总结反思,不断修正、完善具体的实施方案,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创出自己的特色。

2.文献研究。广泛收集、纵览国内外在启智课堂方面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基于小学语文启智课堂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探索。

3.调查研究。对本校当前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在研究过程中对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调查分析,以及时总结成果与经验,发现问题与困难。

4.范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将从教师开展的启智课堂教学中选择案例,作为研究范例,进行微格分析和实证研究,从中分析规律,提炼经验。

5.个案研究。由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随机确定一批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其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跟踪分析。

实施步骤

1.巧用“合作学习单”,随任务呈现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具有开放性或挑战性的任务进行合作,促进学生的高水平思维。

2.分组合理,分工明确

讨论时可分为常态性小组和临时性小组。常态性小组在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组内成员的个体差异,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尽量使组间实力均衡。平时经常需要互帮互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成员之间集思广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临时性小组是指暂时组成的小组,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寻找最佳答案。优等生指导学习薄弱的学生时,自身也得到了提升;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学生会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对方,同时也会虚心地从同桌身上学到很多。

同时分工要具体明确,写字漂亮、速度快的同学是记录员,成绩优秀但不擅表达的同学是汇报员,相对落后的同学是计时员或纪律员,以此形成“学习共同体”。小组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各尽其责,避免能说会道的学生成为小组合作的“贵族”,避免潜能生成为活动的“看客”,游离于活动之外。

3.预留充足时间,予以充分指导

要使小组合作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独立思考与讨论时间,并在讨论前进行学习单的学法指导,细化讨论要求,以此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讨论效率。

讨论时教师亲身深入到小组中去,成为合作学习的“首席顾问”,了解学生讨论的焦点、问题的疑点以及合作的效果,对合作式学习陷入困境时指点迷津。

4.录音录像追踪,做到全员关注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追踪者”,想要关注哪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就对这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录音或录像。孩子们起初会有点不适应,但是小小的镜头会促使他们的合作更高效,也能让老师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更了解,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合作式学习奠定基础。

讨论时,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各个小组进行巡视,对游离于合作学习的学生给予善意的提醒,同时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小组规章,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尽量做到全员关注。

5.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

评价的主体不仅可以是老师,还可以是学生自己,以及小组同伴,在评价中让学生承担更积极的角色,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评估方式,这样才能推动学习活动高效开展。

用好一张“合作评价单”,从多个方面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式学习进行评价。

1可以以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给全组评分。

2可以选择承担同一职责的组员的工作情况来评价全组。

3可以把合作能力纳入评价。参与合作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合作的技能、自我控制和协调的技能等都可以作为评价标准。

优秀个人在全班的见证下盖上“大拇指章”,优秀小组登上“光荣榜”,授予“最佳拍档”或“互帮互学小组”等称号。

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我们从合作式学习入手,通过创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形成“学习共同体”,用能够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活动的任务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合作,并合作中巡视引导,激励帮助,进行方式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的评价,助推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我们期望通过合作式学习的推进,使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习得、探讨、内化的天地,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地得到提升。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促进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元素的挖掘

根据核心素养要求、新课标的理念、课程目标对小学语文教材和配套练习中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达成深度学习的元素进行挖掘,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习、用有生命力、有内涵价值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对语言的建构能力和思维能力,体现语言文字在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

2)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的呈现

接受学生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评估,比照学生前后的成绩提高、课外用时减少、负担减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压力减轻等多项指标,找寻到轻负担、高效率的日常语文课堂改革新路径。

预期研究成果

1.语文课堂中合作式学习的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任务+”为导向的合作式学习在小学启智语文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报告 调查报告

3.《以“任务+”为导向的合作式学习在小学启智语文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教案、课堂实例集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团队保障

在本课题研究中,由我校分管教科研和教学的副校长、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汤东亮及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中小学高级教师蔡小玉担任课题组指导,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资源保障

学校在申报本课题之前已经进行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和美课堂教学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和谐、自主、智慧的课堂教学经验。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践更加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已为本课题设立专项资金,在学习、研究、成果推广上大力支持。

3.制度保障

学校有完整的教科研制度和执行监督机制,本课题成立后,纳入学校课题管理系统,和江苏省级学校主课题一起运行,确保按期按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