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以“习”定“教”语文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学习印记
学习 时间 | 2022年5月 |
学习者 | 王小娟 |
学习 篇章 | 《推动家常课改革,实现小学教学“减负提质”》 |
作者 | 陈兰枝 刘源 |
主要 思想 | 第一,减负减少的是课外作业的负担,回家作业的负担,而课堂在增加负担。 第二,家常课改革提出“刚需作业基本不出课堂”,还要能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第三,家常课要落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而时习之。 第四,家常课要求把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给每一个学生读、写、背。 第五,家常课改革要求教学改革和行政管理改革同步。 |
学习 感悟 | “减负”,减少的是课外作业的负担、回家作业的负担,不 是 课 堂 上 的 负 担,课 堂就是用来学习 的。效率=任务÷时间。40分钟的课堂时间是固定的,效率 要 提高,40分钟就要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 家常课 要 求 把 70% 的时间给每一个学生读、写、背,但并不是 说 要 把30%的时间都留给教师讲 授。这30%时间内教师要做的还应包括教师的课堂组织、课堂管理、课堂激励和课堂示范。 同样的语 文 作 业,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抄 写 词 语,学困生要求抄对就好;中等生,要 求 抄 对,抄 工 整;优 等 生,抄 对,抄 得 快,而且书写 美 观……可见,语文 作 业 的 分 层,不 需 要 作 业 本 身 的 分 层,而 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 “要求”上的分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