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以“习”定“教”语文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学习印记
学习 时间 | 2022年4月 |
学习者 | 高添怡 |
学习 篇章 | 《语文老师的“福音”,广大学生的“福利”》 |
作者 | 裴海安、管建刚 |
主要 思想 | 1、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开小差,习课堂找到了一条有效路径——把课 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忙碌起来,忙到没有时间开小差。 2、习课堂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核心,就是“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不是听讲的场所,而是学生训练的场所,是每一个学生训练的场所。 3、习课堂“习”的都是刚需:(1)当堂读熟课文;(2)当堂背出课文(段落);(3)当堂抄写、默写;(4)当堂完成课后习题;(5)当堂完成课文理解性习题。这些作业,习课堂称之为“刚需作业”。作业分两类,一类是学校负责的“刚需作业”,一类是家长自筹的“发展作业”。 4、习课堂上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组织、管理、激励。习课堂强调课堂管理口号的使用,强调课堂管理手势的使用,强调课堂管理印章的使用。 5、(1)习课堂训练孩子写作业的速度,这就是对学生最朴素最踏实的人文关怀。(2)习课堂训练孩子高效使用零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对学生最朴素最踏实的人文关怀。(3)习课堂强调课堂激励,这就是对学生最朴素最踏实的人文关怀。 |
学习 感悟 | 课堂是学生“学”的地方,更是学生“习”的地方。学习回归课堂,不只是“学”的回归,更是“习”的回归。 “学而时习之”,“习”不应是课后的负担,而是课上的巩固、促进和反馈。管建刚认为,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把放学时间还给学生,把双休时间还给学生,“教育回归学校,学习回归课堂”是“双减”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是教育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