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以“习”定“教”语文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学习印记
学习 时间 | 2022年6月 |
学习者 | 戴丽琼 |
学习 篇章 | “习课堂”与精准扶“贫” |
作者 | 何莹 |
主要 思想 | Sun学习落后同学很多,作业总是完不成。办公室总是有他的身影,是班里的“贫困户”。实行“习课堂”之后,每个人都要动起来,Sun不再没事干,像他这样的学生都能享受老师的精准帮扶。Sun进步很大,终于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
学习 感悟 | 以“习定教”这里说的“习”有学习、习得的含义,就是让学生在老师、同伴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提升思想;“教”就是指老师的教学。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由教师的教学决定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以“教”定“学”的阅读教学法曾经发挥中重要作用,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并将被“学”定“教”取代。所谓以“习”定“教”就是用学生的学习来决定教师的教学。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立德树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随之以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和核心素养养成的素质教育全面推开,这无疑是关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明智之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语文的核心素养被提出并确定下来。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 由语文的核心素养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觉:阅读材料是文字、语法、知识的集大成者,学生自然应该从中吸取语文的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但显然还远远不够。阅读材料还是文化、逻辑、思想的载体,学生更应该从中吸取更大量、更深层的东西,比如:借鉴作者的构思和结构安排,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等。 从时间分配上来看,老师讲解时间很短,大多数时间均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练习,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时间生得到了保障。 从评价体系上来看,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师评、生评、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确保了教学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因此“以习定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借鉴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