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传承茂林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传承茂林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发布时间:2022-03-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见宇

传承茂林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叶婷

一、教育背景:

1、本校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致力于依托本土文化,挖掘教育资源。借着四月清明祭扫活动的东风,进一步开展《传承茂林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班会。

2、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周茂林纪念馆地处坐落于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附近,是本地大力弘扬的德育基地。占据天时地利,只待芙蓉小学师生将之引入校园。

二、教育目标:

1、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茂林生平五大事迹:好读书、创南拳、善医术、拥戴党、育后人及相应的茂林身上的勤奋好学、强身健体、正直善良、两袖清风等优秀品质。

2、通过小组分工与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通过问答、采访、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歌颂茂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三、教育对象: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六5班少先队员

四、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开动员大会,带领学生初步了解周茂林生平事迹;

3)制定主题班会活动调查表,让活动有理有序有章法进行;

4)摸清周茂林纪念馆路线,

5)后勤、道具准备。

2、学生准备:

1)分配小组和任务,填写主题班会活动调查表;

2)实地考察;

3)收集资料、形成成果。

五、实施过程:

导入:

集体朗诵《爱莲说》

主持1:尊敬的各位老师

主持2: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主持1:一首耳熟能详的《爱莲说》再次带领我们走进了诗人周敦颐的不染之地。

主持2:而在芙蓉这片土地上,也曾有这样一个人,他能文能武,行医救人,温柔善良,亲民爱国。同学们知道到他是谁吗?

齐:周茂林

(出示:周茂林画像)

主持1:是啊,周茂林是诗人周敦颐的后人,却又将这“不染”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关于他的典型事迹真是不可胜数!为了让大家对茂林有深入的了解,我们班进行了小组分工与合作。

(出示:“传承茂林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调查表成品)

主题班会活动调查表

组名:

组长:

指导老师:

活动主题:

时间:

地点: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

 

 

活动准备:

活动方法:在使用方法上打“√”

£上网查找   图书馆查找   £问卷调查   £采访、访问   

实地考察   £亲自实验     其他方法

成员分工

1、观察、记录

2、收集、整理资料

3、设计问题、访问

4、联系人员、摄影

5、写小组活动报告

6、成果整理、展示

可能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

 

成果展示形式:在展示形式上打“√”

£研究报告   £体会文章    宣传图片  £亲自实验  录像展示  £手抄报   £朗诵 £情景剧     演讲、辩论  £武术      £快板      £歌舞      £其他

 

主持2:看来各小组已经准备就绪了,那就借着红色的四月,正式开始六(5)班《传承茂林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班会。

【设计意图:《爱莲说》是芙蓉小学的校诗,每个芙小的孩子都会吟诵。而是人周敦颐却是本次主题人物周茂林的先祖。从《爱莲说》导入,让本次主题班更有亲切感,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展示主题班会活动调查表成品,有利于促进孩子们实事求、有条有理的科研态度,养成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第一篇章:饱读诗书立志向

出示:漫画1 茂林与书

阅读小组组长:大家好,我们是阅读小组。下面由我们小组带着大家走进童年茂林的书香世界。

讲述:茂林生于东周村五代书香门第之家,五岁便能吟诗,七岁时作文,十岁熟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对《本草纲目》等医籍也颇感兴趣。读书之余,茂林还爱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侠义类书籍。

问:同学们,你觉得儿时的茂林是个怎样的孩子?

1:茂林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

2:茂林不仅爱读书而且阅读兴趣也很广泛。

3:从茂林读的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孩子。

阅读小组组长: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小组的成员也非常喜欢阅读,并用独特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读后感。

(展示读书档案并讲解)

1:在五年级的时候,我读了《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时期吴、蜀、魏三国之间的战斗和兴亡。它里有许多历史名人,其中最让我敬佩的英雄当数诸葛亮,他不仅聪明过人,而且为人忠诚。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遇事机智冷静,他的“空城计”“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等故事不仅为世人代代相传,更是智慧的典范。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才能临危不惧,战胜更多的困难!

2:我翻阅了《水浒传》,它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也许,就是天意把梁山好汉派下来拯救大宋的。他们始终都坚持忠义这个做人原则。而领军人物宋江在面对敌人的头领时,也亲自松绑、敬酒,好酒好菜款待,尽到仁义。团结友爱又是他们的另一个优点。为了救出无辜受害坐牢的同伴,他们奋不顾身,努力地杀出一条血路。虽然梁山好汉并不完美,但他们懂得互补其短。我们要学习梁山好汉的忠义、勇敢、团结,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实现自我价值。

阅读小组组长:跟儿时的茂林一样,我们阅读了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细细品味人性的真善美,那么我们这个时代也有特色读物,继续有请我们组员分享。

3:这个寒假,我和伙伴们一起阅读了《骑鹅旅行记》。它讲述一个名叫尼尔斯的14岁小男孩探险的故事。尼尔斯曾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喜欢捉弄小动物。但是在经历了冒险奇遇以后尼尔斯懂得了什么是友爱。当父母要把家里的公鹅杀掉的时候,尼尔斯不顾一切的冲了上去,阻止了爸爸妈妈。正是这场不平凡的游历,使得尼尔斯成了一个善良勤劳的好孩子。这经典的童话故事教会了我友爱和坚强,更让我知道了如何克服困难。

4:最近,我读了《童年河》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它讲述的是一个乡下孩子雪弟,他来到上海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小说的主人公雪弟本来和亲婆居住在乡下,后来他爸爸工作移到上海,他就和父母在上海团聚了。雪芽对上海这个大都市充满了好奇心,他睁大眼睛努力观察、感受、思考着这个对他来讲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小小的心灵不时被温暖,被感动,被震撼,被启迪。雪弟奋不顾身地跳下河去救人的画面,特别打动我,如果换成是我这个“旱鸭子”,可能早已经吓得爬不起来了。童年是快乐短暂的,我们要在童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结古往今来,开卷有益。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我们读着同一本书碰擦思想的火花,激起满腔的热情。

主持1:书中自有黄金屋,愿同学们能够不断汲取书籍中的养分,做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少年才俊。

主持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日积月累中,茂林也步入青少年时期。

【设计意图:第一篇章介绍儿时茂林饱读诗书。在问答互动中让学生说一说茂林的特点,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品质;分享读书心得,讲述书中的人物性格和良好品质,养成好读书、善读书的习惯。】

第二篇章:南拳北腿强体魄

出示:漫画2  茂林与拳

南拳小组组长:大家好,我们是南拳小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迎接阳湖拳的诞生。

讲述:正值清王朝风雨飘摇,连年的兵灾、水灾加之盗贼蜂起,民不聊生。茂林常思索:要在世上立足,必须强身健体。于是他潜心研习南拳,并结合乡土特点,不断加以改进。依历代名将之故事,编出一套阳湖拳诀。首创“长凳打”成为“阳湖拳”一绝。(出示:器械照片)别小瞧了长板凳,在纪念馆陈列室的众多器械中,最为抢眼的就数它了。据记载,茂林曾用“长板凳”打制服歹徒,救出双亲。在茂林地引领下,四乡八村兴起习武热。我们小组的成员也成了阳湖拳小粉丝了呢,下面我们将给大家展示一段《阳湖板凳拳》表演。

展示《阳湖板凳拳》(播放:背景音乐)

结束口号:习武为强身,练拳卫苍生。

齐诵:习武为强身,练拳卫苍生。

小结:中华武术博大精深,阳湖拳更是独具匠心。我们一定要谨记茂林的拳规拳德。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主持1:感谢南拳小组的精彩分享,虽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习武强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体育课和课间操的时间,学习运动技能、科学锻炼,相信大家也能拥有强健的体魄。

主持2:就在茂林的阳湖拳已经家喻户晓之际,“为苍生”这三个字早已融入他的骨血。成年的茂林又解锁了封藏的技能。

【设计意图:第二篇章介绍青少年时茂林结合乡土特色开创横山派系阳湖拳。在收集武术器械中,学生明白一般的工具,只要稍加利用和创新,都能发挥不同的用途。最后,通过表演《阳湖板凳拳》,既让学生明白习武强身的不易和练拳为苍生的大义。】

第三篇章:悬壶济世行百善

出示:漫画3  茂林与药

医药小组组长:大家好,我们是医药小组。下面由我们小组带着大家梦回“永春堂”。

讲述:茂林自小研习医籍,成年后自制各类膏药,专治皮肤痈(yong)疽(ju)、风湿和肌骨伤痛顽症。弱冠之年的他,租借族人三间平屋,开设“永春堂”药铺。因他生性善良,只管为病者开方施药而不计支付能力。十年间变卖田产,只为行医救人。最脍炙人口的便是,他为中国的“棉纱大王”荣宗敬整治偏中风,使其康复如初,却婉拒荣氏的重金之谢。我们小组深感敬佩,便把这故事编成情景剧与大家共勉。

情景剧《永春堂》

伤者:周先生,我这骨头里啊,一到阴雨天就疼痛难忍啊!这可怎么办!

茂林:老人家,别着急!让我瞧瞧!(仔细检查一番)

茂林:没有伤口,没有包块,应该是关节炎了。(拿药)

茂林:这个是我专门研制的矿物质药,只要坚持涂抹,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伤者:可是,我付不起药钱啊!

茂林:没关系。等你有钱再给吧!

伤者:谢谢,谢谢!先生,真是好人啊!

伙计:先生,咱们永春堂这些年一直免费为百姓施药,如今快维持不下去了!

茂林:咱们有条件的时候能为百姓服务,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把祖上的田产都抵押了吧!

伙计:先生三思啊!

茂林:我意已决,无需多言!

(十年又十年)

伙计:先生,听说这次的病人可是个金主啊!好多医者都束手无措,却被您治好了。咱们这永春堂是不是有机会可以修缮一番了!

(敲门声,伙计开门)

金主:请问周茂林周先生在吗?

伙计:你是?

金主:我是专程来答谢周先生的,他不久前治好了我的病,却匆匆离开了!

茂林:请进吧!

金主:周先生啊,没想到您竟住在如此简陋之地啊!您治好了我的病,我可以赠你金条,送你房产以作答谢!

茂林:(摇摇手)医者不问病人出处,只为“仁心”。别人看到的是你的钱财,而我看到的却是你背后的付出!你请回吧!

金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说的正是周先生本人呐!

齐诵: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问:同学们,看了《永春堂》的故事,你们觉得茂林身上什么精神最让你感动呢?

1:茂林为贫困者看病不求钱财,说明他很善良、有爱心。

2:茂林自制膏药,能治好顽疾,说明他医术高超。

3:茂林为有钱人看病却不接受恩惠,说明他是一个正直的人。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茂林两袖清风,一生正气。他所到之处无不有口皆碑。

主持人1:医药小组特别走心,把茂林一众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同学们当以茂林为榜样,学以致用,为民造福。

主持人2:一生悬壶济世几乎耗尽了家财,但晚年的茂林心中越发光明,信仰越发坚定!且听茂林的“红色故事”。

【设计意图:第三篇章讲述中年时茂林发挥医学天赋,悬壶济世的感人事迹。通过情景剧《永春堂》表演,学生感受着茂林的医者仁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随后又在问答互动中叙述茂林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志。】

第四篇章:红色信仰誓不渝

出示:漫画4  茂林与新四军

红色小组组长:大家好,我们是红色小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爷爷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同学们在哪里见过“红色”,对“红色”什么感觉呢?

1:我们的本子上都有红色的批阅笔记,那是老师对我们的提醒与鞭策,更寄予着深深的期望。

2:马路上有红灯,那是在提醒人们要遵守规则,共同守护美好的世界。

3: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都是红色的,所以“红色”代表着生命与温度。

红色小组组长:说的太好了!红色代表信念的火种和满腔的热血,是正义和勇敢的颜色。

讲述:当年茂林已经名满沪上。正值淞沪抗战,上海失陷。日寇为网罗汉奸走狗,威迫利诱周茂林,先生宁死不作鹰犬,他计设病故,在艺徒的掩护下,借出殡之机脱离虎口,安全回到家乡。5年后的某天,300多名伤残的新四军人员途经芙蓉东周村暂住。60岁的周茂林获悉后,不避风险,主动为他们诊治、疗伤,并将家中留存的药品悉数赠送,留下一段拥军佳话。

红色小组组长:为了让本次主题活动更有红色意义和推广价值,我们小组制定了“红色行动”日程表。

(出示:“红色行动”日程表)

“红色行动”日程表

活动时间

3月5日

活动主题

 

学雷锋,做好人

活动签到


4月4日

清明远足,祭扫先烈


5月1日

劳动最光荣


6月1日

关爱儿童,送爱到家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纪念


8月1日

庆祝建军节


10月1日

庆国庆,赏阅兵


10月25日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2月13日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汇报:今年的雷锋月,我们班的好人好事非常多,有人拾金不昧、有人见义勇为、还有人做好事不留名,在学校的文明礼仪评选中,我们六(5)班获得了“金牛”班的称号(出示:奖牌);四月的清明远足祭扫活动,我们还动员了一些家长志愿者参与活动(出示:家长志愿者照片)。以后我们将严格按照“红色行动”日程表约束和鞭策自己,请各位同学和老师拭目以待!

小结:我们生在和平的年代,不见刀光血影,不用浴血奋战,更应该学习茂林的“红色”信仰,拥护党和祖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主持1:茂林虽算不上革命的先驱,却无愧于革命的坚强后盾。他的学识、本领以及精神依然在代代相传。

主持2:如今的芙蓉大地上,坐落着常州市第一家家庭纪念馆“周茂林纪念馆”。最后,有请小记者组为我们揭开纪念馆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第四篇章讲述晚年时茂林身处险境,却依旧拥护新四军的红色故事。通过对“红色”一词的解释,从视觉上给学生温度和震撼。而后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和中国重大纪念日,学生整合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红色行动”日程表,并付诸于行动,使之成为行动指南。】

第五篇章:茂林文化世代传

出示:周茂林纪念馆图片

小记者组组长:大家好,我们是小记者组。周茂林纪念馆是由茂林的曾孙女周美玉女士创建。旨在追寻先人足迹,缅怀先辈业绩,让好的家风、家规、家教得以传承和发扬。3月26日,我们来到“周茂林纪念馆”,周阿姨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下面我们跟着视频一起参观“周茂林纪念馆”。

(播放:周茂林纪念馆介绍视频及小记者采访视频)

视频中的采访问题:

问题1:周阿姨,您从打算建立纪念馆到落成纪念馆筹备了多久?

问题2:周阿姨,您在建立纪念馆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问题3:周阿姨,您打算让您的孩子继续壮大纪念馆吗?

小结:虽然平时非常忙碌,但周美玉女士还是耐心地一一解答我们的问题。她早已把茂林精神融入了企业文化,身体力行告诉大家这就叫“传承”。

【设计意图:第五篇章讲述茂林的后人创办家庭纪念馆并将茂林精神融入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事迹。通过播放纪念馆介绍及采访视频,彰显其后人传承茂林文化的决心与行动力,从而激励学生将理念付诸行动。】

结束:

主持1:一生传奇,一代精神,世代守护,经典留存。

主持2:让我们献上一首小诗《茂林颂》,深表敬意!

诗朗诵《茂林颂》(播放:背景音乐)

A:您是一颗百年大树,历经沧桑,依然香飘。

B:在您的事迹里,我们叙说流金岁月,追寻时代风貌。

C:您是一丛茂密的竹林,高风亮节,枝繁叶茂。

D:在您的号召下,我们倾听一颗初心,感知一腔热血。

A: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年的狂风吹不倒您挺拔的脊背

B:我自豪你的坚强,跨过祖国山河,留下不朽的事迹,

C:我自豪你的无私,把人民的命运与自己牢牢系紧

D:我自豪你的精神,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AB:我们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

CD:我们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好少年

AB:传承茂林精神,  

CD:弘扬中华美德,

ABCD:我,我,我,还有我!我们!杨帆,启航!

  主持2:凡事贵在坚持,难在坚持!而传承就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坚持啊!

主持1:那就让这“茂林精神”随我们同行,伴我们成长吧!有请辅导员老师讲话!

【设计意图:最后,以原创诗朗诵《茂林颂》来讴歌茂林的事迹,点明主题,升华情感。】

辅导员讲话:六5班的少先队员们!跟着你们的步伐走过茂林的一生,老师见证了茂林对知识的孜孜渴求,对拳法、药品的执著创新,对平民百姓的赤子之心;对其后人的深远影响。同时,老师又从你们的分享和诠释中感受到了你们独有的赤诚与坚守。愿你们能将这茂林精神传承下去,在这片芙蓉大地上绽放别样的精彩。加油吧!少年!

主持1:谢谢辅导员老师,我们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主持2:我宣布芙蓉小学六5班《传承茂林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六、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班会与学校德育活动和综合实践课程充分结合,旨在依托本土文化,挖掘德育资源。本次班会研究对象是人物,重在挖掘精神,旨在传承文化,故将本活动的进展的顺序设置为人物的年龄增长顺序,即少年、青年、中年、晚年、当下。根据周茂林每个年龄段的典型事迹凝聚出一种精神。因此,本次班会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篇章:饱读诗书立志向;第二篇章:南拳北腿强体魄;第三篇章:悬壶济世行百善;第四篇章:红色信仰誓不渝;第五篇章:茂林文化世代传。

成功之处:

1、从地图上看,周茂林纪念馆位于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东北方向,步行约15分钟。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适合芙蓉小学的学生就近实地考察。

2、制定了主题班会活动调查表,让学生的分工与任务更明确,使活动有理有序有章法进行,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

3、活动形式多样,选取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校的德育活动进一步升华。

不足之处:

1、表达形式还不够丰富,可以再绘制手抄报、宣传图片、唱红歌等。

2、人物挖掘有待深入,如可以借助本地媒体、电台之力采访周茂林的尚在人世的友人、徒弟徒孙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