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6月学习印记
书名 | 一篇一篇解读统编(四、五、六年级卷) | ||
作者 | 何捷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章节 概要 | 如何让读后感写不停,写得与众不同呢?首先,按部就班,打“持久战”。主张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给出指令词时灵动多样,特别强调不要平均用力。其次,交叉组合,练“组合拳”。第三,统整融通,通“任督二脉”。读后感写作是的多层递进与指令词指引,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提升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全程参与,时时调整,一切基于学情实施教的行为。(P73——P76) | ||
学习 感悟 | 心得:读后感的撰写可以检测一个学生对书本的理解程度。但是,在学生平时的写作中,我发现学生的读后感中心都放在了“读”,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对文章情节的摘抄,而“感”相对薄弱,有的五六十字就写了自己的感,有的甚至就一句话,这样的读后感其实是不合格的。学生对于读后感有畏难情绪,这就需要在平时教学时将一些“感”的方法教给大家。通过“组合”法,让学生们写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是浅层的,当然更好能深入探讨。 举例:读完书后,我倡导写读后感,同时为读后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读书交流会、班级群等,这样不仅能互相学习,还能激励更多的学生写,同时也允许不写。作为作业布置的读后感,一学期有一两次就行。明确告诉学生,作为作业的读后感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怎么写。不必读了每本书都写,平时读后想写就写。对读后感的要求要放宽,长短不限,哪怕就一句话,只要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和自己独到见解的,都要予以肯定。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写读后感的问题上,教师的宽容和信任,一定会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
注:可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