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入学情况调查报告
芙蓉小学 戴丽琼
为了使我校新入一年级学生顺利完成幼小衔接,适应小学学习,因此,在开学初学校向家长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希望通过调查,寻求切合实际的教育立足点,使得一年级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一、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
时间:2020年9月6日-9月8日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3.调查内容:学生入学的心情,家长的担忧,家长关注孩子哪方面的成长,孩子的行为习惯等
二、调査结果分析
1.家庭基本情况。
通过收回的255份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我校一年级学生每天上学时心情开心的有190人,占74.51%,觉得心情平静的有59人占23.14%,觉得不乐意的有6人,占了2.35%。
一周学习生活结束后,最令家长担忧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选择和老师的沟通有140人,占总数的54.9%,选择纪律问题的有54人,占总数的21.18%,选择和同学的相处有38人,占总数的14.9%。选择吃饭问题的有23人,占总数的9.02%。
对于小学阶段,家长最关注什么,选择习惯养成的有173人,占总数的67.84,选择学习成绩的有44人,占总数的17.25%,选择身体健康的有37人,占14.51%,选择艺术才能的有人占0.39%。
对于孩子有怎样的行为习惯,咬指甲或者吮吸手指的有39人,喜欢独处,不理睬人的有13人,一发脾气就大吼大叫的有65人,经常玩电子产品,且不听劝告的有38人,不能安静地做一件事的有92人,以上都没有的有86人。
对于孩子最像哪种动物宝宝,其中像调皮的小猴有102人,占40%,像乖巧的小兔有75人,占29.41%,像倔强的小牛的有61人,占23.92%,像懒洋洋的树懒有17人,占6.67%。
在平时陪伴孩子的人中妈妈有190人,占总数的74.22%,爷爷奶奶有31人,占总数的12.11%,爸爸有27人,占总数的10.55%,外公外婆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8%。
2、从数据上反映出以下问题:
经历了一周的小学生活,对于上学一年级新生大多数人都能感到心情愉快,说明大家普遍适应能力较强,能很快地融入到集体中,也有极个别小朋友因为各种原因感到不快乐,这可能是家庭教育有所缺失,过分的溺爱,可能导致孩子依赖性较强,吃不起苦,不能很快融入到集体中。
对于孩子进入小学,家长最担心的是和老师的沟通,说明家长不太能知道怎样去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孩子小学阶段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习惯的养成的人数最多,说明家长普遍认识到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
在行为习惯方面,孩子不能安静地做一件事时人数最多的,说明现在的孩子普遍比较活跃好动,很难静下来心来做一件事。
在孩子最像哪种动物中选择调皮的小猴的是最多的,说明现在的孩子比较好动,调皮的孩子很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手机、iPad等大量电子产品的涌入,孩子从小就接触这些电子产品,大脑接触了太量的新鲜画面,当再让他去做一件普通的事情的时候就没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也就变得好动,难以静下心来。
而平时陪伴孩子最多是妈妈,而最少的是爸爸,很多爸爸认为自己时男人应该以事业为重,整天在外奔波,把孩子全部交给孩子妈妈和老人,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桎梏了爸爸们的思想,不能体谅妈妈们和老人们的辛苦,这也是一种教育的缺失,缺少父亲的陪伴,这导致很多孩子父爱的缺失。
三、面对问题该如何解决:
1.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家长不管好歹,要什么给什么,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思办。久而久之,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从行为上就难以约束自己,比较好动自制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对于这部分的孩子,我们在学校需要多加关注、严格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部分家长也是我们家委会、家长志愿者的主力军,在必要时可开展家长讲堂,给他们讲讲有关家庭教育的方法,这样也更有利于家委会及班级工作的开展。
2.家庭监护。从数据显示,虽然大多数同学由妈妈陪伴学习,但是因为工作等原因,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孩子的作业辅导和部分由爷爷奶奶的监管的孩子的作业辅导,均由托管完成。负责的家长回家后会检查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而部分家长则属于监督检查,久而久之对于孩子的学习特别不利。因此我们要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对于有的孩子比较长,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需要不断的强化和鼓励。特别是对我们 6 到7 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我们可以利用班级奖励机制对于孩子出现的好行为进行及时肯定与奖励,达到巩固的目的。教师要做好示范引领,在孩子的身边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的言行。
4、提倡家校共育。学校的教育没有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师的指导,教育就形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产生效果。因此,家校共育相当重要。首先,在工作的开展上需要充分调动爸爸们的积极性,希望他们能够投身到家长志愿者服务行列中,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热爱集体、参与集体。其次,保持常态性电话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们感觉到我们所开展的一切活动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家长开放日时邀请这部分家长参与,感受老师和学生的一日生活,使他们从思想上认可与接受我们工作的开展。再次,对于 高学历家长,我们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在重要活动时这部分家长可以很好地出谋划策。最后,对于在孩子家庭教育中力不从心的家长,可以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校联谊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转变家长重知识轻习惯的观念,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5、为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名合格的芙小学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学校教育可先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2)恰当评价。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各班结合本班的奖励机制,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好行为进行奖励,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总之,在后面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使一年级的学生更好的融入芙小这个大集体,我们必须形成家校合力。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多思、善问,多站在家长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