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结合自己的童年写出童年趣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我们现在来检测一下,我们对课文掌握情况,翻到练习册16课,2分钟完成练习开始。核对。
2、借助第二题,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事情的关键环节)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也对文中的小时候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语言文字中体味人物形象。
二、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一)例子开路
1.请两位同学来读这第17、19自然段。通过这两自然段,你读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思考后,请结合相关语句,用关键词写下你的观点,就写在课后习题上。
交流的时候老师有个要求,指名读。先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读读能印证你观点的语句,最后抓住关键词句具体陈述你的观点。
2.交流重点: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天真可爱、主动探索、好奇心强、爱思考。)
预设:抓住“吓了一跳”“愉快”,这种反常的、看似矛盾的表现,感受“我”是个、热爱思考的孩子。
让我们欣赏一下这美丽的世界,这世界美在哪?颜色美、神奇美、动态美,而蝎子确是颜色丑、还有毒,小孩的世界不是美的就是丑的,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这巨大的反差冲击着我小小的心灵,使我充满了好奇,头脑里产生了大大的问号。这个问句看出我是个好奇心强、爱思考的孩子。感情朗读。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爱思考、天真可爱、爱想象)
读着这两段,老师觉得有两个小人在对话,谁和老师一起扮演一下这两个小人。师生读,这里的蝎子与一般的蝎子不同在什么地方呢?想想这蝎子会是什么样的?(是呀,你和作者一样爱思考呢)这一段其实是对作者的什么描写吗?通过一连串的心理描写,我们便可写出我们想表达的人物特点。
课文中还有很多地方能印证小作者的这些特性,下面我们一起自主预习。
(二)自学课文,班级交流
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默读课文,请再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印证你的观点,并在相应的语段旁写下你的批注。
2.合作学习(1)小组长组织,组员每人选择一处语句,依次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2)如果同学的发言对你有启发,请及时记录要点。
3.组际交流,相机点拨。
交流重点:
(1)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天真可爱、爱思考)
作者小小年纪对大自然就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他有一个观点,他举了很多例子来验证他的观点,哪个字说明这是他的推断。他还会想到什么例子。
(2)“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1-9自然段,作者有个结论,这结论可不是空穴来风。说说有哪些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
交流:①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②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③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 这三句话可是层层递进的严密推理啊,这也是作者的什么描写?心理描写。你学会这样的推理市的心理描写了吗?
(3)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引导抓住“越……越”“痛苦”“许多天”“再也”等词语,感受“我”的好奇心强、执着。
越不许我喝可乐,我越想喝可乐,越不许我看电视,我越想看电视,但是我又不敢,很怂,所以我很痛苦,原来痛苦的意思是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文中指,渴望看表又忌惮父亲的警告,内心充满矛盾与煎熬,所以倍感痛苦。这段话又是紧紧抓住作者的心理和动作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有好奇心并执着的孩子。指名读,齐读。
(4)“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生交流。体会作者说话的语气(自豪地、带着神秘的语气、炫耀地)生读。
感受“我”说话的艺术:连用三个例子,让别人更信服他的猜测——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从而体会其天真可爱、爱思考。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生交流。改写比较:“逐渐长大后,我才知道表里面根本没有小蝎子。”体会作者语言的妙处。(写出我童年的天真可爱;让读者自己咀嚼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有一种含蓄的美。)
三、拓展阅读,交流童年故事
1.每个人都有自己有趣的童年,出示林清玄回忆童年的文章《幸福的开关》。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喝完两瓶汽水后,“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呕——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然后朝圣一般打开茅房的门栓,走出来,发现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好像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2.小结:这是作者的童年,林清玄的童年,阿宝的童年,老师觉得你们肯定也有你们不一样的童年。
3.学生交流童年时有趣的经历。你能不能用上今天我们学的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你当时的纯真呢?
4.鼓励学生动笔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