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之感想
发布时间:2018-09-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赵惠琴

芙蓉小学  陈晓珊

中国基础教育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什么叫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什么叫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就这些方面给出了专家的权威解读。

当下,教育界最热门的词就是“核心素养”了。落实到各门学科而言,学科核心素养就包括两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只有抓住语文学科的精神特质——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人文精神的熏陶;更多地让学生感受文字和文字的魅力,这样才能真正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读完此书后,我觉得我的语文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高年段的学生而言,识字写字已经是可以自学的了,那么写字识字教学就该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提升。因此,写字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核心素养与教学的体现。该学段可以锻炼学生整行整段书写的能力,可以适当从正楷过渡到行楷。同样,语言训练,写作训练都是都跟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从语文教学中体现出来。

第二、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以致用,学行结合。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所学转化到生活、实践中,同样能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再回到学习中,进一步总结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第三、在课堂内充分体现出“情感课堂”。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的。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如:在文中渗透典故,扩展知识,激情朗诵等。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而不是味同嚼蜡般扣字词、分析段落、强拉情感。

第四、传授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课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尽量给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这个目标,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实现能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注重积累,海量阅读经典书籍。阅读能力培养也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优美、新鲜的语言材料。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源远流长,同时也有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将社会生活反映出来,映照着学生的心灵,并启迪学生的心智。

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