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娟(指导:高丽芬、陈丽娟)《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叶婷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执教:杨春娟  指导老师:高丽芬、陈丽娟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72页练习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具体问题的情境,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引入课题

 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1)94-54+12        (2) 12×3+7          (3) 120÷20+16

11×8÷4          36-6X5             36 - 36÷6

 提问:(1)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

 指出:只有加法或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2)组、第(3)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

 指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总结下来就是6个字:先乘除后加减。

 2.引人新课。

    谈话:我们以前已经学习过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掌握了运算顺序。今天,就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学习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唤醒、激活两步混合运算的已有方法、经验,意图使学生能面对新的内容背景,在新旧内容间主动建立联系,产生迁移,把已有的认识类推到新的学习中,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因素,使其学会新的知识,体会数学方法的一致性)

 

 .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1.学习例题。

 (1)解答例1体会过程。

出示例1

谈话: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参加更多的社团活动,大家推派了一位同学到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商店里能知道些什么。

问:你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

交流:大家很快都交流完了,说明同学们都已经弄清了题意,下面自己列式解答。(出示三种不同的做法)

检查: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解答过程对不对?前两步先什么?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把3副中国象棋的钱加4副围棋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算中国象棋和围棋各需要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引导下面我们看看这两个综合算式?你觉得他们列的对吗?

结合交流说明综合算式就是把两个求用多少钱的相乘都分加起来,求出的结果就是一共多少元。板书综合算式

引导:下面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综合算式,想想应该先算哪个部分,自己试着算出得数。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12×3+15×4                         12×3+15×4  

= 36+15×4                           =36+60

=36+60                               =96

=96

交流:这道题总共有几种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你觉得黑板上的两种运算顺序对吗?哪个更好?为什么?

    小结:这是道三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从题意上看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事实上数学也是这样规定的在没有括号的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时要注意,像这样前后两步都是乘法的算式两步乘法可以同时计算,使过程简单一些。

   设计说明:在让学生独立解答时,可能会有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的,安排上先呈现分步列式,交流“两步先算的什么”,体会计算过程要先算法,再算加法然后引入综合算式视学生解答情况灵处理:有列合算式的交流星现,没有引导列出综合算式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应该先算哪个部分”,联系解答过程或者两步混合运算的经验主动计算、获得运算顺序的体验与初步认识最后说明数学上是“这样规定的"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这一过程,学生既可以联系轻验和事实主动认识运算顺序,又知道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并体会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补充问题:4副围棋比3副象棋贵多少元?(让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尝试计算。

    出示“试一试”。

    提问:先观察这道算式,按照你的认识和经验,这里要先算什么除法和乘法在一起又怎样算呢?

    让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过程和结果。(板书过程、结果)

反思:你能说说这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吗计算过程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结按照运算顺序,这里要先算乘除法,而乘除法连在一起,从左往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然后再算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一是要按顺序一步一步算,二是暂时不算的每步都要按原来的位置照抄下来,比如150+”和“X5要照抄在原来的位置上。

 3.比较归纳。

    :大家回一下计算过程,对没有括号的算式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结论? 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

     这和以前学习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

     小结:上面学习的就是三步计算混合运算里不含括号的运算。板书课题它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习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是相同的,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要注意乘、除法连在一起,加、减法连在起的部分,要从左往右算暂时不算的部分在递等式里要照抄下来,直到计算完成。

 

 三、练习巩固

 1.做“练"1题。

     让学生把先算的画线,再指名分别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检查板演说明第一小题前后的除法和乘法可以同时计算、脱式;第二小题和加两步可以直接算出得数。

 2.做“练一练"2题。

    让学生把错误的地方先用线画出来,再改正。

    交流每道题分别错在什么地方,是怎样改正的。

    强调混合运算要按运算顺序计算,计算时还得细致、认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如果发现错误要及时订正。

3.做练习十2题。

    让学生按题组计算得数,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计算结果。

    比较:同学们比较下每组题两道算式里的数和得数,你认为有什么联系吗?

结合交流,在每组算式里指出对应的数运算符号和得数,让学生体会联系,并说明:25分别乘3020后相加的和,等于3020的和乘25的积;840400分别除以40的商相的差.等于840400的差除以40

3. 做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人均居住面积”是什么意思知道问题要求什么了吗

    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指名回答算式,(板书算式并说说算式中每步表示的意思。

    说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能列综合算式的,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全课总结

 1.交流收获。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你有哪些认识?还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和第4(用综合算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