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教研课《绿》教案课件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叶

《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节奏上的变化。                   

2. 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 结合“阅读链接”,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绿”的感受

【教学重点】

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引“绿”

1.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个游戏——看图猜诗句。小提示:诗句中都带有一个关键字“绿”。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婀娜的柳条嫩绿嫩绿的。女生读。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回大地,岸边翠绿翠绿的。男生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红花的映衬下,春水碧绿碧绿的。

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暮春时节,大树枝头新绿新绿的。

师生合作读。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幽静的山林,满眼浓绿浓绿的。

一起读。

2.师:它们都是写春的诗。

(设计意图:新的知识只有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学习才会真正发生。以“看图猜诗句”这个有新鲜感的游戏引入,调动起学生古诗知识库里对“绿”的认知,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阅读期待。)

二、读中想象,赏“绿”

1.学习第一节

1春姑娘来了,还有哪儿也是绿的?学生说。

2出示第一节,引读:哦,春天来了,读——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2.学习第二节

1出示图片,你看到了哪些绿?学生说。

2这么多的绿,作者把它变成了美妙的诗句,出示第二节(少最后一行),读。

3出示词语: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师:瞧,这是作者看到的绿,一起来读读。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都是颜色深浅不同的绿)

4师:这些词的特点我们了解了那你知道该怎样读好它们?学生说。(把前一个字重读或拉长,突出绿的深浅变化)你来试试。

5)多形式读:开火车读。男生横着读,女生反着读,老师指到哪,你就读到哪。

6各种各样的绿,(出示句子)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你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特别,不同寻常、与众不同)奖励你来读一读。

师:这绿是如此特别,如此丰富。(板书:丰富)

7)一起再读读。

8诗歌读起来就要这样,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有节奏。(板贴:有节奏)

3.学习第三小节

1)你看,作者眼中,不仅绿的颜色是出奇的,而且——引读:刮的风是绿的,……(一句句出示)

2:我们常说风是温柔的,风是暖和的,什么时候风有颜色了呢?

(请生说)

3出示图片,师:瞧,春风一吹,麦苗儿绿了;春风一吹,小草绿了;春风一吹,柳条儿绿了。

4)师:你知道为什么雨是绿的,水是绿的,阳光是绿的吗?

出示句式:因为_________,所以_________是绿的。

请同桌两人选择一个合作讨论一下,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学生一起交流。

5:平时我们用具体的景物来写绿,而作者却用想象让我们感受到如此广阔的绿意。

6)带着你的想象读一读。

师:这所有的生命不都来自于风的吹拂,雨的滋润,水的孕育,光的照射吗?

7出示小练笔,师:现在,请你发挥奇特的想象,也来写一写,每人写一句

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是绿的,

_________也是绿的。

8指一组学生交流。这几位同学组成的四句话十分和谐,我们再来听一听。

注意:最后一位同学要说“也是绿的”。

师:瞧,我们也能够成为小诗人,用我们的想象合作完成了一首诗。

孩子们,你们看,你们也有一颗诗心,但是大部分同学写到的是:山是绿的,树是绿的,都是可感的。但是作者写的风是无形的,雨是无色的,水是透明的,阳光更是触不到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诗歌语言的魅力,如此——有想象。(板贴:有想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找—圏—议—悟—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虚到实再到虚,进行提升,对诗歌丰富的想象有更深层次的感受。)

过渡: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4.学习五小节,圈动词感受

1)请学生读五小节,其他同学圈动词感受

2师:老师也用了一些词语来写这密集的绿。你觉得哪个好?选择一个说一说。

在一起,(少了一份密集美)

堆放在一起,(少了一份层次美)

静静地交杂在一起。(少了一份错落有致)

3)小结:诗人这三个词用的精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这绿的密集。(板书:密集)

(设计意图: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换"的方式简单而有效,在鲜明的对比下,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4)老师范读。

(5)师:这里有一个词没有画面感,却把这些美全部联系起来了,你能找到吗?(在一起)

:有了这三个“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排比,如此富有节奏。

6)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过渡:突然一阵风,绿活泼起来。读——第五节。

(1)这里还藏着一个生动的——比喻。谁发现了?(真是有趣)

(2)现在我们就身处在一片绿中,同学们就是青的草,绿的叶,老师就是春风这位舞蹈教练,跟着我的节拍飘动起来。(配乐,学生做动作)

采访一下这棵小草、这片绿叶,此时的你有什么感受?(整齐和谐,充满活力、生机。)(板书:生机)

(7)师:这绿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深深打动了作者的内心。这诗句这么美,正是因为它——有情感(板贴)。

(8)让我们捧起书,在朗读中感受吧

6. 带着音乐一起一读这首诗吧。

7. 让我们把这份绿带来的美好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看着填空谁来背一背?

一起有感情地一起背一背。

8. 小结: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艾青先生“绿”表达——对绿的喜爱对春的赞美。这绿也是一种象征,作者用绿来代表着——美好的希望、旺盛的生命。

同学们,艾青的诗有节奏,有想象,有情感,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广阔、密集而富有生机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美好的希望、蓬勃的生命。

设计意图:对于成熟的读者而言,文字即画面,读者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画面的过程是自动化的。而对于年级学生而言,图像化策略的运用需要经历一个有意识的想象过程。因此,在品读第5时,引导学生做动作、在感受中想象,随后谈谈感受。当文字的画面感清晰了,再美美地读。

三、对比阅读,谈“绿”

1.艾青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读一读“阅读链接”,看看与课文有何异同,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同学交流,填入合作学习单,限时五分钟。

课文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内容

情感

形式

内容

写法

《绿》






《西湖漫笔》




 

2.小组汇报员上台投影展示,其他小组交流补充

3.:他们都写绿,都写出绿的丰富与广阔,让人感受到绿的旺盛与活力。宗璞用一段话来写,艾青用诗句分行来写;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静态的,艾青笔下的绿是有动态宗璞写西湖的绿,有树木,小径,是实实在在的景象。而艾青侧重表达独特的感受。

课文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内容

情感

形式

内容

写法

《绿》

绿的丰富

绿的广阔

绿的活力

 

热爱、赞美

一行行诗

侧重感受

动态美

《西湖漫笔》

一段话

具体景物

静态美

师:请各小组成员一起进行合作学习评价,填写评价表,课后我们将评出“最佳小组”。

(设计意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是营造自由表达、借鉴启发、勇于探的学习氛围的最佳方式。巧妙运用合作学习单,为学生合作学习搭建有效的支架组交流中,学生能深入理解绿、感受绿更能激起新的思维波澜。)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继续收集并摘抄你喜欢的现代诗

2)仿照课文的其中一个段落,用小诗的形式,写一写你心中的色彩

(设计意图:从文本内容到生活经验,从文本语言到表达实践,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言语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将文本语言运用于生活的表达和表现,才会真正丰富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板书:

绿                                  

   丰富      有节奏

广阔      有想象

   密集      有情感

活力  

     希望     生命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文本与教学的精华。此板书设计不仅体现了本文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也使学生能从板书上较直观地看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诗歌特点,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体现了课文内容与思维的同步,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