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体会卡
____音美_____组
学习内容 | 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的体会和策略 | ||||
姓名 |
朱蓉
| 任教年级 | 一、二 | 学习时间 | 2019.10 |
我
的
学
习
实
践
体
会 |
创设情境,理解审美差别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每件艺术作品又有其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从形式到内容又有其个性魅力。例如《民间剪纸》一课:学生看到这些剪纸艺术时立即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北方的人喜欢选用红色的纸减出不同的图案?”“为什么这些图案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我并没有直接针对这些问题解答讲解。而是播放课件,带领学生看看东北的民风民俗是什么样,有什么,东北人是怎样生活,一两分钟的短片让学生了解东北,走进东北,原来东北地区剪纸受生活习俗、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粗犷豁达的民族性格。过去,东北等地的民俗宗教活动中的剪纸,通常以“自然人”原始思维作表露,更多的是呆板的祖先、祖灵及神祗的替代物,剪纸变成了活的自然物的替代,这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剪纸特征的共性。其中最具代表的要数满族萨满剪纸。学生用看到的信息对他们自己的疑问进行了猜测性地解答。我在总结时对他们的答案和方法进行了肯定。而他们也在直观欣赏和讨论中融入了东北的生活习俗,从而对一个全然陌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认同。能发现原来世界很大,并不是只有我们的审美标准的,应该尊重理解其他民族的审美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