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其三)》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0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单银娥

《古人谈读书》(其三)

芙蓉小学 陈晓珊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恒、窥、皆、缺”4个字。

2.正确、流利地第三则文言文;借助注释,理解第三则文言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3.梳理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梳理古人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知道我们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读书,谁能告诉大家,你平常喜欢读的是哪本书?

2、那你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好的方法跟大家介绍一下?(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会查工具书(很好的习惯))

3、古人在读书的时候也是有很好的方法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人谈读书》【板书课题】第三则

4、齐读课题

二、学文

(一)复习

1、第三则出自曾国藩。对曾国藩有了解吗?

1)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2) 谥号为“文正”,(唐代以后,做官文人梦寐以求自己死后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3)曾国藩还被后人赞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所以今天就让我们看看曾国藩有着怎样的读书观,才一步一步成为人们眼中的完人。

2、在前两则中我们已经学到了古人说到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比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齐读

3、这里边提到了“三到”,“三到”分别指读书要怎样啊?(心到最重要、发出声音做个朗读者也很重要、注意力必须集中)

(二)初读

1、接下来,我们就用第一课时学到的这种方法,来学第三则。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第三则,希望大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把文章读准、读通,放出声音,自己读自己的。

2、所有同学都读完了,这篇文章长不长?不长,但是呀,里面难读的字可不少。第一个,我们来看一张图片,猜一下这是哪个字?就在课文中,而且是一个生字。【出示:皆】

3、指名猜。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有两个人同时在干什么,我们就可以说“皆”。你回头看看,后面的老师们在干什么?那就可以说“老师们皆在……”

4、指名,同学们都在干什么?那用上皆,就可以说: “同学们……”(引导)

5、你再看陈老师,怎么说?注意:皆必须用在两个以上的人或物,清楚了吗?

6、再来猜一个,这个字也是一个生字,你能不能猜出是哪个字?

7、【窥】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8、他说这个人在看,注意,“窥”的确是有看的意思,但是和我们平常说的看不太一样,谁能用动作来演示一下,你可以自己加上道具。(从缝隙中看就是“窥”,还要躲在一个什么地方才叫窥视啊?躲在角落里)这就是窥,大家再读读这个字:窥。

9、这是文中比较难的两个生字。课文中,还有的句子也比较难读,谁能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出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

此三者一不可。】

10、点评:读得真好,声音响亮。指名推荐读书。一起来读读。

11、这段话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谁已经发现,其实在这段话中已经告诉我们读书方法了?

【随机板书:有志、有识、有恒  缺一不可】

12、读好这两句话并不难,接下来这句,是课文中最长最难的,谁来挑战?【出示:有志则断不甘……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13、指名读。  有一个音变,不敢以一(第四声)得自足。

14、谁还想再来读读?谁能读得更好?

17、古人读书比较慢,谁再来读读?(急性子)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方法,读古文啊,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这样读出来会更有古文的味道,谁来给大家试试?(三位同学,两个方法:慢、声断气不断)

(三)释义

1、这段是课文中最长的,你们读得也不错。其实在学《古人谈读书》的前两篇的过程中,我们还知道有这样的读书态度:【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意思)说的很好,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那不知道怎么办?(指名说)

2、好,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这句话。【出示:盖士人读书……第三要有恒。】这是讲读书方法的,你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不知道、不理解的地方?

3XXX不举手的就是没有不理解的,那我们请他给大家解疑。点名起立、提问。

1)盖士人读书。“士人”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注释】板贴

2)恒。什么意思?【看注释】

3)“有志”注释上有吗?没注释可看了怎么办?这个志什么意思?你们这次用的什么方法?【扩词法】板贴

4)这段话中,第二要有识,用扩词法,“识”什么意思?(见识)那么里面还有一个“盖”呢?注释里面有没有?也没有。那是什么意思呢?猜猜看。(师咳嗽清嗓)有时候在说话前,会干什么呢?你们看我刚才**古人说话前会有一个语气词,它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思,这“盖”呢就是个语气词。

4、我们学到了这两种方法来理解了这几个字。那在这句话【出示: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断”什么意思?你用了什么方法?(两人)把解释放进去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哪个合适?(肯定、一定)【出示: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这句中的断是什么意思?放进去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那么这“断”就是什么意思?“一定”。有时候把意思代入句中,推测一下,也是一种好办法。【推测法】板贴

5、课文中还有一句:【有识则断_________。】课文中没有上下两句的方式表达,如果让你来说的话,根据课文中的这句话的表达,你可以说,有识则断……【出示原文: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皆无识者也。】结合底下的句子来想。

6、这段话中还有两成语呢,发现没? 【出示 :河伯观海  井蛙窥天】

7、齐读两个词语

1)河伯观海的故事出自《庄子 秋水》【出示】请大家打开《补充习题》,翻到77页,结合译文默读故事。

2)读懂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引出眼界狭隘的道理,井蛙窥天就是井底之蛙的故事,也是讲做人要有见识,有眼界。

3)刚才我们说到井蛙窥天中 “窥”字的意思了,你知道哪个成语也带有这个窥字吗?不知道的话,老师送给大家两个:

【出示:管中窥豹      牖中窥日(you第三声)】

8、第一个叫“管中窥豹”,第二个读“牖中窥日”。

(出示解释   管中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牖中窥日:隔着窗子看太阳。比喻见识不广。

这两个词语和文中的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形容人见识不广。所以,“第二要有识”的“识”就是见识的意思。看!联系上下文,也可以推测出古文中字词的意思。

9、同学们,课文中把“河伯观海”说成了“如河伯之观海”,把“井蛙窥天”说成了“如井蛙之窥天”,那“管中窥豹”就可以说“如管中之……”“牖中窥日”就可以说“如牖中之窥日”。谁能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把蓝颜色的部分换成上面两个成语,自己试着读一下。(两位学生读)

10、这段话我们再完整地读读,直接把哪两个词换下来。

11、作者曾国藩在论述自己的读书方法时,首先直接告诉大家读书要做到有志、有识、有恒,接着分别简述了有志、有恒的人会有怎样的表现,而且举了河伯观海和井蛙窥天两个反例说明了不可无识。最后总结三者缺一不可。条理清晰,结构分明。让我们连起来再把文章读一遍

12、出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省:反省。反思。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去反思自己。那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古人谈读书》学到了三种读书方法:有志、有识、有恒,我们也来反思一下,在平常的读书过程中,这三点你做的怎么样?谁来反思一下自己,可以选一个点来说。

三、总结

同学们,刚才大家也做了简单的反思,我发现咱们班同学不是特别善于反思,反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断的反思,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

今天我们学了《古人谈读书》第三则,讲到了有志、有识和有恒三个方法。关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这是古人谈读书,如果让我们来谈读书,你又有哪些好的经验方法跟别人分享呢?下课之后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

2、读一读,背一背这篇文章。

3、(选做)积累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制做精美的书签。

板书

古人谈读书

有志

有识   缺一不可

有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