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学设计(莫金霞)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结合诗句找出诗中包含的三大春节习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诗句意思
3、通过古诗背景资料的补充,体会王安石除旧布新的政治抱负。
二、教学重难点
1、找出春节习俗,结合画面说一说诗句意思
2、体会诗人除旧革新的政治抱负。
三、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
1、孩子们,我们之前已经积累了很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你能说出下面几首古诗对应的传统节日吗?
【出示三首古诗中的名句,指名学生读一读并回答】(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一首和传统佳节有关的诗——(生:元日)
3、板书课题“元日”
4、谁知道“元日”指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生:春节)追问:春节是什么时候?(相机板书:正月初一)
5、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第一天的开始,所以,“元”就是指——(生:第一,开始)让我们读好诗题(齐读)【元旦是阳历的1月1日,阳历的第一天】
二、一读古诗,读准全诗
1、宋朝时,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王安石的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自由读诗)
2、【出示全诗】指名2名学生读诗。相机正音
3、古诗朗读讲究音韵美,听——(播放范读音频)
4、谁来学着朗读老师的样子,带上节奏读一读古诗?(指读)(指读中的评价预设:读得真像一位小诗人|你摇头晃脑的样子真是诗味十足,如果读得再响亮点就更棒了|古诗朗读讲究声断气不断,你们听......)
5、齐读全诗
三、二读古诗,找出习俗
1、孩子们,过春节时,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生交流:拜年、压岁钱、玩鞭炮、贴春联)
2、大家的春节过得真有意思,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快去诗中找一找吧!
交流:
(1)放爆竹
①由“爆竹声中一岁除”,找到“放爆竹”这个习俗。(相机板书“放爆竹”)
②(出示“放爆竹”图)看,图上的小朋友们正在——(放爆竹)。“放爆竹”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放鞭炮)。!古人希望响亮的爆竹声可以驱赶年兽,让这个年过得——(开心/快乐)看来这“爆竹”代表着人们新年的美好希望呢!
③“爆”是古诗中的生字,伸出聪明指,和老师一起书空。(师范写,生书空)【左窄右宽先观察,捺变点来要避让,日字扁扁写上方,横竖竖横撇穿插,水字变形来收尾】
描红语文书上的“爆”字
过渡:宋代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都喜欢放爆竹,那除此之外,诗中还写到了什么习俗呢?
(2)喝屠苏
①由“春风送暖入屠苏”找到“喝屠苏酒”这个习俗。(相机板书“喝屠苏”)
②善于思考的孩子说的真棒,诗中的屠苏就是屠苏酒,请你读一读这段文字(指名读资料)【屠苏酒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的药酒,在古代,每到大年初一,全家都要喝屠苏酒,据说可以驱鬼辟邪,让人一年都平安健康。】
③喝下屠苏酒,就代表——(平安健康)。这个习俗依然是人们美好的希望。
过渡:两个新年习俗被大家找到了,还有吗?
(3)换桃符(相机板书)
①生找出“换桃符”的诗句读一读
②“桃符”是什么?(指名读介绍。明确桃符就是春联)
③什么是“新桃”?(新的春联)
“旧符”呢?(旧的春联)
把旧的春联换成新的春联,又代表了什么呢?(希望新的一年顺利、平安、健康......)
④小结:换桃符这个习俗依然是人们的美好希望。
⑤那人们是在什么时候“换桃符”的呢?
(你从哪里发现是太阳升起来后贴桃符的?)相机理解“曈曈日”(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
⑥是太阳升起来后才“换桃符”吗?(你们家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贴春联的吗?明确是换好桃符迎来崭新的一天)
是呀,人们换好了春联,迎接新年的第一轮太阳,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让我们读好“曈曈日”这个词
4、小结:所以,春节到了,人们会听到——(爆竹声),会尝到——(屠苏酒),还会——(换桃符\帖春联)。这样的春节你们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齐读)
四、三读古诗,体会高兴
1、过春节时,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过春节时的情形,选择这三个场景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试着和同桌一起说一说当时的画面。如果能通过你的想象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情也说出来,那就更棒了。(同桌自由练说)
2、交流:(随机出示相应场景)
(1)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评:爆竹声声年来到,多么欢快的爆竹声啊!请带着这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诗。)
(2)温暖的春风吹来,人们都在欢快地饮着屠苏酒。(评:带着这份欢快读好这句诗)
(3)旭日初升,家家户户都在喜笑颜开地贴春联。(评:喜笑颜开的孩子,读好这句诗)
3、听着一声声爆竹、喝着一杯杯美酒、贴着一张张春联,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快乐,感受到了老百姓们满心的希望,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五、四读古诗,感受诗人的希望
1、孩子们,过春节的时候你们都会有什么愿望呢?(生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2、此时此刻的王安石,又会有什么愿望呢?他的愿望和普通百姓一样吗?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就要走进人物所处的时代,老师这里有一段王安石的生平介绍,谁来读一读?
【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官,做了许多对国家百姓有利的事。他还向皇帝宋神宗分析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好的现象。】
【在公元1070年,王安石被任为宰相,他不顾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他希望新的政策能严惩贪官,让国家富强,使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元日》就是他在推行新法时所作】
2、读了王安石的生平介绍,你们觉得王安石的愿望是什么呢?拿出写话本写一写:
一心想推行新政的王安石,看着_______的旭日,心里在默默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师给写的好的学生打星,上传至微信)(评1:新的政策实行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就有盼头了。|评2:新政就是一股春风,让百姓们举得暖融融的。|评3:去除了那些旧的弊病,百姓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4、这一轮冉冉上升的红日,除旧迎新,就代表着实行新政后的国家,越来越富裕......)【相机板书:除旧 迎新】
5、小结:大家所说的就是王安石的心声,他希望百姓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国家越来越富强,带着满腔的希望我们再读这首诗。
五、背诵古诗
1、《元日》这首诗给我们展示了古人过年的一些习俗,(总结板书)这些习俗让我们感受到了过新年欢乐、喜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心怀天下,除旧迎新的政治情怀。
2、我们不妨试着把整首诗背下来,将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永远珍藏在记忆中。(齐背)
六、拓展风俗诗
1、像《元日》这样在古诗中蕴藏着风俗习惯的古诗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下面几首古诗中的风俗习惯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2、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诗人们透过这些风俗习惯,都在诉说着自己怎样的情感。
布置作业
1、认真书写《元日》。
2、收集了王安石的古诗,试着背诵
板书设计:
元 日
放爆竹 除旧
饮屠苏
换桃符 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