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化润德 和美育人 ——以芙蓉小学为例,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陈晓珊 区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8-03-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燕

文化润德  和美育人

——以芙蓉小学为例,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陈晓珊    联系电话:13776822698

 

摘要:小学德育工作中,利用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对小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文化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固然有其糟粕,但也有许多值得所有中国国民学习和传承的精华。由于其历经岁月的考验与提炼,对当代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文章试着从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的作用出发,从学校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中渗透,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字:小学德育  传统文化  渗透  和美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小学,作为一个人接受基础教育的场所,也就担当了基础德育的重要工作。德育工作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样才能使孩子在小学时代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现如今小学德育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试着以我国传统文化渗透教育作用,结合学校特色文化来推进学校德育教育。

一、现今农村小学德育现状

笔者在农村小学从事德育工作数年,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和走访调查发现,现今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重“分数”,轻德育。当前的教育制度,仍然过分强调“分数”,分数高低依旧是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虽然国家层面关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口号提出了很久,但为了提高及格率、优秀率,为了能在各种考核、考评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学校不得不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智力”的培养上。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学生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机械做题或学习特长等方面,很少和别人交流,更不要说在父母、老师那里听到古代英雄、先哲的故事和民间传说了,他们对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了解甚少,因此对一些好的道德传统无法从心底给予认同,这不得不引发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思考。

2、学习德育师资的缺失和方法的不当。因教育师资的不均衡,农村学校一般没有专门的德育工作办公机构,缺乏专业的德育专职教师,即使有德育教师,也是文化科教师兼职的,可见在德育工作上的师资和资金的投入不足也是影响德育工作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前的德育工作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往往采取了些“无效”的教育方式,如:生搬硬套、灌输的较多,而润物无声的较少;空洞说教的较多,深入了解学生内心想法的较少;追求短期效果的较多,长期跟踪教育的较少……这些也正是教师德育理论修养不高,缺乏完整立体的德育工作规划和德育工作方法技能的体现。

虽然学校总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自尊、自信、自强,但“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的德育只会是无根之水,落入枯燥说教的窠臼”。从长远看,一个民族一旦没有了自己的精神,也就失去了维系自身完整、统一的生命线,最终将危及到该民族的生存。之所以很多民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其文化的断代是重要因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下一代,当务之急,我们必须用优秀传统文化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爱国激情,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传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它对国人的思想、行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指导意义;
(2)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
(3)传统文化可以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4)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使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十足,它完全可以为德育管理提供丰富的素材,不论是代代传诵的故事,极具特色的歌曲和绘画作品,发人深省的历史,还是优良的精神……都是中国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的孩子们最好的德育教材来源,其教育意义是不可比拟的。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新加坡,都十分重视在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其中主要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国民的创造力也是举世公认的,而社会的稳定也足为各国楷模。究其原因,儒家文化的励志、贵和、诚信等思想无疑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因此,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也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小学的德育工作应该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及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接受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精神。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

小学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德育处的工作,更是学校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该做好的一项工作。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德育教育实行渗透。由于文化课程具有“一通百通”的互通性和连贯性,所以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渗透德育可达到“一案多感化”的效果。例如:针对小学生铺张浪费,用餐挑剔,经常开无人灯、无人水等不良习惯问题,我国自古就把勤俭节约作为传统美德,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那些都是不爱惜粮食,不珍惜资源的行为,可适机让学生温习《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几乎是每个人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会背诵的诗歌,温习古诗,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又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当然,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语文老师可提升要求,归纳一些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粥一饭,当知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考试中也可出相关题目,加深巩固,从而让学生理解更为深刻。思想品德课上,思想品德老师给学生讲述古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为的是争夺粮草肥沃的城池,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古代的战争其实就是粮食的战争。例如为什么现在的湖南湖北会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这里是古代粮食的重要产区。以上例子是传统文化在学科方面的德育渗透,学校还可以结合本校特点,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基于此理念,笔者着重以芙蓉小学为例,谈谈芙蓉小学如何依托学校和美文化理念,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四、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承——芙蓉小学的“和美”文化

芙蓉,荷也。荷又做“和”音。古代传统文化中,荷谓花之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世人为人处世的典范,清廉,高洁,正直,美好。芙蓉小学借芙蓉寓意,形成本校的“和美”文化,希望每位师生都能如荷花般,“踏踏实实做事,和和和美美做人”,并以此为校训,开展德育教育。

1、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小学,教科书是德育的物质文本,承载了德育知识和教育价值引导的双重任务。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小学德育必然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重视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渗透作用必须在教科书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芙蓉小学所有从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师集中编撰了一本既有地方特色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教材《和美》,该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内容上加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文明礼仪、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等思想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大有裨益。另外,从文化的角度,中华民族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保持一种“寻根意识”,从文化传统中找到发展之“根”。而且,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只有通过教育和引导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所以,《和美》教材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文化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自觉养成爱文化、讲文明的道德习惯,自觉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芙蓉小学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安排,挑选《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作品,落实每日、每周、每月的诵读计划。从每天的晨读开始师生共诵书声朗朗,而且还开展诵读比赛。另外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比如,在低年级给学生推荐有关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的读物,这些读物中包含了古人对神秘的天与地的探索,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歌颂先人征服自己、征服宇宙的探索精神。在高年级给学生推荐《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名著的部分篇章或者简易读本。定期撰写读后感,制作读书小报,评选“和美读书之星”、 “和美书香班级”等,鼓励每位学生欣赏美文感受经典之美激励更多的孩子走进经典阅读的世界。

3、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学校成立了绘画社、舞蹈团、象棋社等社团组织,积极发动学生参与社团,开展活动。比如开展“文明”为主题的绘画比赛、以“爱国”为主题的歌唱比赛等,让参加的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相关主题的节庆活动。比如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学校都会开展扫墓活动,组织学生徒步前往澄西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了解先烈事迹,学习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气概。利用端午节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学习屈原胸怀大志、宁死不屈、立志报国的大无畏精神。利用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感念恩师,感恩母校等。

五、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关系到学校建设、学生发展的大事,如何能够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小学德育教育方面的导向作用,使当今的小学生成为既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具有高尚民族精神的人才,怎样才能达到“文化润德,和美育人”,将是每个芙蓉小学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需要持续关注、不断践行、努力探索的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1]施建平.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M].教育教学论坛,2015 (2)

[2]崔振彬.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01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 (5)

[3] 朱小蔓主编.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