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学习体会
马桂玉
计算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技能,是各种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在情境兴趣、技能训练、计算习惯等三方面给力,可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数学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尤其是计算教学,学生会感觉乏而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创设形象生动的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保护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计算技能
小学生计算的基本技能是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教学中应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让计算这座大厦稳如泰山。数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计算技能的训练不是机械的重复劳动。算法是解决问题时求结果的实际操作程序,而算理则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只有熟练掌握算理才能灵活驾驭算法,也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操作、知识迁移等方法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三、注重习惯养成,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教学中,许多教师发现学生并不是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长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保证。
1.审题习惯
2.书写习惯
3.验算习惯
尽管计算多表现为抽象、枯燥,但只要我们勤于动脑赋予它色彩、活力,它同样也可以很美丽。计算兴趣的激发、基本技能的掌握、验算习惯的养成既使学生的整体计算能力提高了,又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