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理论学习2019.3
基于美的教育,建设学校“和谐至美”文化
发布时间:2019-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见宇

一、以美悦情,营造“和谐至美”特色的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办学的物质基础。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激活师生的灵感,启迪师生的智慧,一句话,就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收到润物无声的功效。 
  1.“墙文化”重引领 
  我校本着“大处大气,小处精致”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建筑墙体,设计高雅活泼的文化墙。学校教学楼大厅醒目的布置了学校办学理念墙和学生发展目标墙,教学楼的楼梯以“三讲、四美加五心教育”和“自编的新三字经”为主题,成为我校师生进行德育的主旋律,东围墙以“心怀祖国”为主题,布置了“祖国山河美――百幅风景画廊”;西围墙以“美在身边,亮彩校园”为主题展示了学生的百幅优秀作品。 
  2.“室文化”重个性 
  我校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努力实现:让教室成为散发书香的天地;让教室成为回归生活的家园;让教室成为挑战自我的擂台。同时每个中队都有个性化的名称与班级口号,增强了凝聚力。 
  3.“廊文化”重教育 
  连接教学楼的长廊,我校充分利用,设计成“我与文明同行”双语长廊。教学楼、综合楼走廊的每面墙上都以“明德、砺志”为主题,悬挂百幅中外名人像和学生优秀书画作品,并开展“看名人画像、读名人名言、讲名人故事、学名人品质”的“四名”活动。 
  4.“园文化”重情趣 
  教学楼之间的空地,我校以“琴棋书画”为意象,配以“春夏秋冬”的季节特征,精心设计了四个小园,以保证校园绿化与校舍在视觉上的和谐,使师生进入校园有一种心旷神怡、回归自然的感觉。 
  这样的环境文化布置,真正做到了一草一木皆说话,一景一物均传情,悄无声息地陶冶着学生美的情操,孕育着学生美的心灵。 
  二、以美促智,构建“和谐至美”特色的课堂文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凡学校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实践中,我们重点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如何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论者”,构建和谐至美的课堂文化。我们力求使所有课堂都尽可能地呈现从“美的刺激”到“美的感悟”到“美的创造”三段式格局。同时不断研究探索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和谐至美”课堂的基本风格,例如语文课的流程可设计为“品味佳句――揣摩语言,诱导学生感受美;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引导学生体验美;图文并茂――写写画画,启发学生表达美;文道结合――学习做人,带领学生领悟美;展开想象――引入意境,激发学生创造美”。 
  此外,随着艺术课程内容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教学形式与教学策略也逐渐多样化,新的教学模式将更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的整合:建构知识体系,创设视觉情境,参与实践体验,体现人文精神,艺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开放互动”的模式,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活动教学”为主线,以“情感”为纽带,以“美”为境界,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情智互动(情感交流和智力发展)、人际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活动教学中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内容和媒体的开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开放;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思、乐中画,在动态的、开放的活动和情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参与美、创造美和拓展美。

…………



学习体会

刘云洁:钟楼区邹区中心小学的文化建设与芙蓉小学的不谋而合,从文化理念的阐述、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都值得我校借鉴和学习。

莫金霞:文化为一个学校发展之“魂”。钟楼区邹区中心小学的文化建设能够得以专家的引领,得以全校骨干老师的带领,全体老师的积极响应,本身就是一种和美的体现和传承。

周见宇:学校之魂在于文化,而校魂来自于人的思想,源于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而文化的传承和体现,主要在于人,人的有所作为。无疑,邹区小学做得很好!

陈晓珊:和美和美,希望有维度、有深度、有厚度。

潘忱俪:我对该校的活动文化比较感兴趣。的确,基于小学生的特点,需要活动来体现学校的文化特征。

戴丽琼:我觉得和美文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的,但是不能只是喊着和美就觉得和美了,表象之下的不和美的现象也是需要重视的。

张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实施和美教育,希望真正能够落地生根。

赵惠琴: 希望邹区学校的和美文化能够真正扎根下来。我们学校也要真正的落地生根,从不同方面营造班级文化环境,有有效的措施进行深化建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