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理论学习2018.10
“和美” 文化理念的设计思路
发布时间:2018-10-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见宇

“和美” 文化理念的设计思路

 

和美核心价值的设计,关键立足点归纳为两个结合:一是中国的文化的深厚积淀与学校实际的结合;二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教育先进价值观的结合。

一、传播语:和相应,美相随

“和相应,美相随”,学校以“和美”作为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个性形象。

“和”:《广韵》:“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书·尧典》:“协和万邦。”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讲究“人和”(社会之和),而道家则重视“天人之和”。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乾卦》:“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太和”就是宇宙间天地四时之气的协调。司马光:“正直中和之谓德,深远高大之谓道。”儒家把“中和”当作圣人的最高道德境界。

“和”是东方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二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由对立、冲突、斗争等各种动力逐渐趋于融合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动态平衡过程。和谐文化孕育了和谐教育。早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形成了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内的“六艺教育”,可见当时的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修身,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文化传统,又注意实用技巧;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强调外部的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的情感修养,综合了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大东区政府又提出了开创“宁静致远、澎湃驰翔” 理念,那么建设人文、开放、创造、快乐、幸福新素质教育基地的奋斗目标,正契合了“和”的文化理念。

“美”,指教育的品质。《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芳草鲜美。”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美是“好”与“善”的总括,如美观、美德、美谈、审美。

“和”与“美”相连构成联合词为“和美”。 《左传》:“小者不窕,大者不槬,则和与物,物和则嘉成;故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心亿则乐。”其意为:物以和为美,声以和为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两句哲学名言: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在这里“和”与“美”达成了统一。“中正和美”是艺术的至高境界。

二、办学理念:和美育人,为全区师生幸福发展奠基

和谐是历代教育的追求所在,同时也指向永恒的未来。和谐教育的本质是美的教育,最终目标是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幸福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关于教育目的的阐述: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卡尔·威特说:要做幸福快乐的人,首先必须懂得追求幸福和快乐。也许我们不能保证孩子一生都幸福,但至少可以帮助孩子认识真正的幸福,并使他们获得追求幸福的信心和能力。

当代教育理论家刘铁芳写道:教育的幸福感,就是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思想的明晰、自由、博大、高远、辽阔,感受到爱与恨,感受到活泼、轻松、幽默、诙谐,感受到平等、秩序、尊重、被认知……感受到个体内在的充盈与完美,从而使其心旷神怡、心悦神愉地把自我交付于教育之境,流连其中而不知往返,所谓其乐亦融融。

我们素质教育基地的办学理念也正是源于对学生的幸福和快乐的本源出发而达成的共识。

 

戴丽琼:和美的校园呼唤和美的课堂,我们的脸上有多少微笑,学生心中就有多少阳光。我们总是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错误而发火,也会因为学生的不上进而板着面孔。殊不知,其实越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越是惧怕学。所以多给学生微笑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周见宇:我觉得和美的课堂应该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

陈晓珊:课前每一位教师都与学生轻松的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学生自然就以饱满的热情及亢奋的斗志投入到了新内容的学习。谈话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感,也为自由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刘云洁:创造舒适、偷悦的育人氛围,让师生快乐学习,在创造美、体验美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张燕:将“和美”的理念时时渗透在学校每项工作中,推行和洽管理,形成和颜悦色,美教精艺的教风,和谐发展、择善而行的学风,尚美和谐的校风。

陈晓珊:在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赵慧琴:创造和美的校园,才能有和美的课堂。帮助孩子认识真正的幸福,并使他们获得追求幸福的信心和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