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4月学习体会2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燕玲

“学习+实践”体会卡

音美 

 

学习内容

 

探讨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姓名

 

汤夏芸

 

 

任教年级

 

一、五音乐

 

学习时间

 

2019.4

 

 

 

 

 

 

 

 

 

 

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能够表现的主要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和心理体验,所以情感的表现在音乐中占据主要地位。音乐教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就应该通过以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在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真正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深入透彻地分析音乐作品,充分利用音乐作品中蕴含着的审美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恰当情境,把握作品特征,提升教学立意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深层次地感受体验到音乐作品的丰富情感,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情感共鸣,使真实的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才能真正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和教育的终极目标。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进行听、看、感、触的环境和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学生和老师同是情境的创设者和被情境感染、陶醉、启迪与激励的情感主体,师生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世界。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接触音乐的同时,已接触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学习音乐的过程便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把握住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特征,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融合后产生共鸣,让音乐释放出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振,使音乐诠释的乐思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奔涌。在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时,必须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特征,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音乐要素、音乐要素的艺术表现作用、音乐的风格特征等产生敏感的反应。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作品的情感特征,通过分析、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音乐的手段解决音乐的问题,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抓住音乐作品的情感特征,通过有效手段引领学生对音乐作品深入的赏析,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似乎意犹未尽,如果在此基础上,能让音乐教学的立意进一步得以提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那就会带给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音乐教育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体验到音乐作品的真情实感。我们的学生需要真情,我们的音乐教学呼唤真情,就让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情感,直接与音乐作品释放的情感碰撞,在音响的流动中,在主客体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吸收、融合、升华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流动的音乐中尽情流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