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学生数学计算灵活性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马桂玉

     计算能力是是小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计算灵活性是指学生在计算中表现出的计算方的法多样化,计算灵活性本质上是思维灵活性,是思维灵活性在计算中的表现。计算灵活性表现为计算的角度灵活、过程灵活、知识运用灵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能从多种算法中找到最简洁的算法,而一般学生往往只满足于一种计算方法。这说明计算灵活性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培养。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能做到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就很不错了,何必要求他们掌握多种计算方法呢?为确保计算正确率,一些教师认为掌握一种方法更保险,宁愿把学生“教死”也不愿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忽视了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并不是让学生都变成计算能手,而是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具有多维思维的意识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索计算方法的意识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克服习惯心理是关键。学生之所以满足于一种计算方法,而很少思考还有没有其它计算方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少多角度探索计算方法的数学活动体验。为此,要着力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索计算方法的意识,唤醒和激活过去所学的知识和计算经验。

1、设计可直接用运算性质或运算律计算的练习

在初学新的计算方法时,为避免干扰,例题、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当学生已经较熟练掌握新的计算方法,并学习了有关运算性质和运算律之后,在教学中便需要设计可直接用运算性质或运算律计算的练习,这类练习至少给学生提供了两种明显的计算方法:一种是常规方法,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另一种是巧算,直接运用运算性质或运算律计算的方法。例如,学习了减法性质后,不妨设计类似于128-28+59)这样的计算题作为练习。该题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符合减法性质的形式特征;二是括号中有一个加数28与被减数128的末两位数相同。因此,明显具有两种方法:(1)用常规方法,先计算括号内28+59的和,再与128相减;(2)利用减法性质计算,原式=128-28-59=100-59=41

2、注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思维意识

要有效克服习惯心理,要求学生在遇到计算问题后不要急于计算,而要注意观察和注意算式的特点,并形成习惯。非常规计算方法往往就产生于对算式特点的分析研究上。对于一些简单的、特点明显的算式学生可能一眼就能看出;对特点隐蔽的算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对算式的信息进行加工,发现隐藏在算式后面的特点。这种观察力与注意力的培养也是一种心理训练。

二、在平时的计算题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多种计算方法

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源于起初对题目中已知条件的感受不同。即使普通的计算题,似乎没有任何特点可言,但只要善于从不同方面感受已知条件,也能产生新计算的思路。因此,除了采取上面的措施外,还需要在平时的计算题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多种计算方法,以增强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如计算650÷25,这是一道普通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题,教师要求每位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除了直接用竖式除法求商外,部分学生利用商的性质进行计算:650÷25=600×4)÷(25×4=2600÷100=26。当时学生只想出了这两种方法。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联想以前学过的乘法分配律,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呢。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思维豁然打开,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思路:(1650÷25=600+50)÷25=600÷25+50÷25=24+2=26;(2650÷25=600+50)÷25=6×100+50)÷25=6×100÷25+50÷25=6×4+2=24+2=26。这两种新的计算方法的共同点是:将被除数分解为已于口算的两个25的倍数的和,具有创造性。

上述例子说明,对算式结构的不同感知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因此要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必须打好知识基础,在交流和互动中相互启发、借鉴,分享大家的思维成果和计算经验,共同成长。当然,培养计算的灵活性,并不是无限制地要求学生“方法越多越好”,而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可能地寻求有意义的、不同类的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但是在提高学生计算灵活性的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不能仅仅当一个组织者和评价者,而应该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促进学生计算灵活性的发展。

在教学中应合理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计算中算法多元化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目的是通过算法多元化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优化算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思路,这对于学生来说更有意义。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计算的灵活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贯穿于计算教学的全过程,要从平时做起,从点滴入手,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计算策略,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心得:

陈丽娟: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计算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这门学科,是研究数量间关系的学科,任何知识体系的学习运用都离不开计算,都是通过计算才能得到结果,推导过程是计算器无法完成的。计算能力是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也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保障。计算的速度、准确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对学生的整体数学成绩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其他学科学习。同时,计算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人生必备的数学素养,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

 

高丽芬:计算技巧和灵活性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经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书写习惯,计算习惯,计算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众多的因素中,计算的技巧和灵活性掌握的程度对计算的准确率影响是最大的。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计算的技巧性,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处理算式,学会适时,适地选择巧妙的计算方法,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的准确性。学生对计算的技巧,规律和灵活性的掌握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整体数学成绩的有效措施。为了解决教师、家长、学生的困惑,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为了帮助学生减少计算的错误,缩短计算时间,降低计算的量,提高计算的质,高效率地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计算的乐趣,感受数学的神奇与奥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