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4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岳晓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

岳晓春

         今天这堂语文课,我们就是循着樟树的外在美、内在美以及宋庆龄的人格美走进课文中,一步一步读懂课文的。这样的读书方法,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阅读中灵活运用。

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两棵树。

出示:这是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

2.这是上海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当周恩来劝宋庆龄同志搬家时。宋庆龄不肯,因为她--“舍不得这两棵树。”(出示: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宋庆龄非常喜爱这两棵樟树。

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红笔标注“舍不得” )指导朗读

4.那么这究竟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呢,宋庆龄为什么会如此的喜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感受樟树外形美

1.那这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不舍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棵樟树。

2、那先让我们看看这两棵樟树的样子,谁先来读读第四小节?

其他同学请在这段话中,选几个词语填在横线上,回答“这是两棵         的樟树”。

3、请大家拿起笔,在第4节中圈画出有关词语填空。

4、把这个词语填到横线上完整地说。

5、你看,我们在这节中,一下就找到了四个词语。我们一齐来说一遍。

那你能从这四个词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吗?

出示“蓬蓬勃勃” 词语找对了,一起书写这个词”(板书:蓬蓬勃勃)

什么叫蓬蓬勃勃啊?

         这段话中哪些词句让你读出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用“_____”或实心点画出,简单写一写你的体会。

出示:A、“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1)读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跟大家描述描述。

(樟树枝干很粗,很健壮,根深叶茂,枝干很多,伸的很长)

瞧,老师带来了画面如果让你伸出双臂,去抱这樟树,你能抱过来吗?(师做“抱”的动作)那你再估计一下,得几个人才能抱过来。请你美美地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一听,读出粗壮来。(3)对这句话的理解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4)读书的方法呀,往往就隐藏在课文的语言文字之中。读了这句话,现在再请你来读“蓬蓬勃勃”这个词,你会怎么读呀?(指名读)你想突出什么?(读得好,说得精彩,同学们,一齐像他这样读。)

出示:B、“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1)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樟树的什么呢?

(樟树长得很茂密,叶子很多。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绿得才能发亮。)

2)多美的树叶啊,请女生一齐把它美美读出来。

C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中的“四季常青”这一个词看出樟树的生命力非常强。

师: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哪个关联词也说明它生命力顽强呢?(“无论……总是……”)

5、出示:这蓬蓬勃勃的樟树还四季常青,夏天的时候,它们是那么引读(),冬天的时候,它们还是那么(),所以作者用了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

   1)从这些词语和句子,你能体会到这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生命力顽强的)

   2)齐读这句话,读出樟树的顽强生命力。

6、同学们,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要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呀?樟树会经历哪些磨难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A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B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或(风吹还是雨打),,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C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狂风暴雨,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D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E无论是电闪还是雷鸣,风吹还是日晒,是积雪还是严霜,干旱还是洪涝……

师:季节在变,环境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樟树的---(蓬蓬勃勃)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师:同学们,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啊!谁愿意把这段话再读一下,他读的时候,大家关注一下老师点红的词语

它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看,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勾勒出来了

作者是怎样来写的呢,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一小节先写了樟树的枝干,再写了他的树叶,最后写了他的生长特点。(评价)(如果学生不会,可以适当启发)

师:抓住 樟树的特点,有条理地写,就能让樟树的蓬蓬勃勃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课后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来写一种植物。

师:想让樟树的形象永远留在脑海中吗?会背的举手

师: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背好,真不简单!老师给你们配上一段音乐,让音乐陪伴着你们一起展示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生:(学生配乐背诵)樟树不高——

三、比一比,品味樟树内在美

1.这两棵樟树除了长得的蓬蓬勃勃外,还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在这一段中再找找词语你还读出了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这樟树还具有可贵之处。)

你能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课件出示:这是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教师板书: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②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即使……也……)师:(点红“即使”)这里用即使这个关联词假设了两种情况:

引读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

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

     师:读读这第句话,想一想,这两个部分能不能互换位置?

生:枝枯叶落,生命可能还在,制成家具,生命都消逝了。枝枯叶落在前,制成家具在后。

师:你真善于体会,你发现了这里先后的顺序。为了突出它不变的香气,假设的情况是在一步一步推进的。这就是樟树的可贵----(指--香气)

(只要……就……)

师引读:(师)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

(师)这木质存在十年,(生)虫类就怕它十年。

(师)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师:这个香味保持得也算够久的了!

作者是通过什么写作方法展现出这是樟树独有的品格的呢?

(与其它树木比较)

师:有了石榴树的对比,你更觉得樟树怎样?

生:(更加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

师:一招一拒,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了樟树的可贵,(补全板书----可贵)看来同学们体会出了这种写法的妙处。

4.文章读到这里,我们了解了

屏示:这是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师:这还是--

      这是宋庆龄故居里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5.指导背诵。

四、品一品,感悟人树相同处

1.宋庆龄的故居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棵樟树呢?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或是说,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小知识和故事(抽屉中取出)

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你读懂宋庆龄和樟树究竟有哪些共通之处了吗?

学生说说,宋庆龄与樟树的关系。

老师还为同学们搜集到一些外国友人对宋庆龄的评价(课件出示)学生自读

师:这就是宋庆龄!

她的声名,不仅在中国地大地上传播,而且香飘过洋,她的品德像樟树一样飘洒着永远的芳香!(课件出示:她的美德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播洒在人们的心间!)

齐读。

2.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宋庆龄

当我来到宋庆龄的故居,站在这两棵樟树下,我   

写话,指名读。

3.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正如在人们的心目中,化身红烛的老师,化身青松的陈毅爷爷,这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教师板书:借物喻人

4.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教师板书:崇敬  怀念

(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五、布置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宋庆龄的故事,深入地了解她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樟树精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