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标准 更多>>
 
 
  新书导航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图书馆>>美文选粹
生死门槛
发布日期:2017-05-03   点击次数:    作者:莫金霞  来源:转载

北方的正月,很冷很冷。

天微亮,有人看见,殡仪馆的大门外,停着辆平板车。车上的大花棉被,裹着一个人;车轱辘边,蹲着一个人,一明一暗,是他手里的一根烟。

这是一对拾荒老人。老伴儿昨晚过世,老头前半夜带她出门,拉了几十里地的车,到殡仪馆门前,时间尚早,冷得受不了,他就和着被子,最后一次与老伴儿同眠。躺下去时口中喃喃:“我不冷了,你也不冷了吧。”

这对老人没有儿女,但老妇人走得不算凄凉。另一儿孙满堂的老者,在居室里独自离去,被人发现时已高度腐烂,令人心悸的是他的异常清醒,最后一刻,是老人用自己的双手将被子拉过了眼睛。

如果说人的生死就像隔着一扇门,那么迈过这道门槛时的际遇,谁能预设?

也能预设。有报道说,美国加州通过了“安乐死法案”,一位四十岁的女子通过邮件邀请亲友,来参加一场为期两天的派对,唯一要求是,谁都不许哭泣。

三十多位亲友从各地赶来,带来女子最爱吃的食物,播放着她最钟爱的音乐,大家饮酒跳舞,彻夜狂欢,直到迎来告别时刻,她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平静离去。

女子是一名渐冻症患者,她选择了在欢乐簇拥中迈过门槛。

也有人,迈过去了,却一直徘徊在门槛边。一场婚礼上,新娘幸福地被慈爱的长者挽着,交到新郎手上。长者不是新娘的父亲,她的父亲死于十年前,而父亲捐出的心脏,出席了女儿的婚礼。

另一位男子在门槛边停留的时间更久些,他的一副完美骨骼成为英国一所中学的教具,在孩子们好奇求知的眼光下,默默“工作”了四十年,不久前学校给他办了一个体面的葬礼,灵车、棺木一样不缺,他终于在师生们的注视下入土为安。

最近朋友圈里有一条:“昨晚喝酒喝得一高兴,某某说到了死亡,说人到最后,破衣烂衫,朝着风雨交加的黑夜狂奔而去,不再回来。这是我听到的关于死亡最别致的想象,不恐怖也不悲伤,生机勃勃,义无反顾。”

生与死,都是一场壮举。

                          (选自2016年10月31日《今晚报》)

 

附件

    Copyright (C) www.wjfrxx.cn;All Rights Reserved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6207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