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5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高玉莲

    一年级语文    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19.2.20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一、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

 

二、分配新学期任务。

时间

2019.2.27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深入学习语文教材培训内容。

时间

2019.3.6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交流写字教学心得。

时间

2019.3.13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集体备课

时间

2019.3.20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业务学习:特级教师王崧舟:怎样做个会朗读的老师?

1.朗诵经典,是对星空的一种仰望

我始终认为,热爱经典的人,一定是心地特别柔软的人,因为当我们面对经典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不是文本不是文字,不是文学,甚至不是文化,而是一个一个曾经活在某一个时空点上的柔软的灵魂。

我相信,一个不会抬头仰望星空的语文老师,是没有希望的语文老师。朗诵经典,是对星空的一种仰望。一个不甘于人生劳绩的语文老师,迟早要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仰望姿态。也许是经典朗诵,也许是教育叙事,也许是放下功利的课堂行走。

2.朗读存在着三种境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与担当去感知朗读的美,去传递这份美。带着赤子之心,走进朗读,你会发现,朗诵也许存在着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我朗诵文本,这当然是一种基础的境界。

第二种境界,是文本朗诵我。在一些篇章语句的强有力延展中,似乎不是我在朗诵,而是语言本身在朗诵,那语言固有的节奏和张力领着我、拽着我、推着我往前走。

第三种境界,我和文本协奏,我和朗诵合而为一。用中国传统美学的话来说,那叫“天人合一”。这个时候,你忘记了朗诵,也忘记了自己在朗诵,天地万物寂然凝结成一体,似乎只有一个灵魂在跳跃,只有一种声音在高歌。我说朗诵中绽放的人性之美,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说到这儿,你或许迫不及待地开始与朗读的奇妙际遇。那么,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

3.朗读中应该注意的四个方面

第一点建议:古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显然,“米”的存在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朗诵之“米”当然就是经典文本。也许,对于文本的筛选,我们需要再费一些思量,再作一些比较。

第二点建议:我始终认为诵读的基础在细读,细读文本是第一位的。荒芜了细读的诵读,更多的是一种朗诵腔,甚至是一种无病呻吟。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它传递的,一定不是真性情,而是矫情、虚情、作秀式的煽情。要杜绝朗诵腔,根本的办法只有一条—细读文本。要沉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要用心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在反复吟咏中,在潜心会文中,和作者的心灵融合无间。于是,你会觉得作者就是自已的前身,自己就是作者的再世,两颗灵魂遥远地隔着世纪与国界携起手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第三点建议:朗诵是有声的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一定有规律可循。由此,我想到了两点。第一,我们要去关注整个作品的基调,要追求作品基调的整体和谐,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找到那种基调感,然后用基调感去调控文本的语感。第二,朗诵是艺术,那么,艺术的灵魂是什么?!节奏。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味的高亢不是高亢,一味的舒缓不是舒缓。我们处理作品的声音,这里有个诀窍,就是要“定点”。一个作品在时间流上展开的时候,你要先试着确定两个点:一个是最低点,一个是最高点。声音的最低点定在哪里,最高点又定在哪里,你要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确定了这两个点,其他的声音处理你就有了参照点,你就会发现,朗诵的过程就是一个爬山的过程,它有起落,有张弛,有疏密,而这种起落、张弛、疏密的变化,才是朗诵的灵魂所在。

最后一点建议:关于背景音乐。我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我总觉得,一个语文老师,太需要音乐的修养了。语文和音乐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任你怎么割也割不断。朗诵是什么?朗诵就是语言的音乐。语言,尤其是我们的汉语文,有着太强、太浓的音乐性。对于朗诵和音乐,光有认识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体验,要有自己的体验!

最后,我想送给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做一个会抬头仰望星空的教师吧。通过朗读,让自己的精神不断走向丰厚、走向敞亮,在一个更加诗意、更加阳光,更加纯粹的舞台上,用我们的声音,更用我们的灵魂,去感化孩子,去传播感动,去诉说我们的家国情怀,去表达对职业的敬畏与尊重。

 

时间

2019.3.27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探讨低年级口语交际策略

时间

2019.4.3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交流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时间

2019.4.10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业务学习: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高招”

因为课堂只有40分钟。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无穷大”的,而40分钟却是一个常数。这就要求老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必须深思熟虑,通盘考究,精耕文本。把好钢都用在刀刃上。讲在文本的出彩处,讲在目标的达成处,讲在学生的疑惑处。

1.关注最末5名孩子

薛老师说因为他的时间有限,他不可能每堂课每个知识点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自己的教学必须要有一个反馈,对孩子要有一个比较客观而充分的了解。

他的做法是,每个知识点讲完以后,当即请全班最后5名孩子复述。一堂课上下来,要想检测大家搞懂没有,也请最后5名孩子起来汇报。

2.生字首次放大书写

在教学生字的时候,老师们的常规做法是让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反复书写生字以达巩固的目的。有的老师让学生反复抄5遍,有的老师让学生反复抄10遍。并且课堂上抄了回家还得抄。

薛老师说一是他的时间不允许他这样做,更主要的是他认为将一个东西在一定程度内放大,对我们的认识和记忆很有帮助。生字学习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对第一次接触的课文中的生字,薛老师板书后总让孩子们在笔记本上放大书写一遍。放好大?他说一般是四个格子的位置,即如小字本的四个格子组成的一个大格子。学生这样写一遍后,对生字的结构,对字体的内外特征,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在记忆上也很有帮助,一般不容易遗忘。

3.课前听写

薛老师说他几乎每堂课的开头几分钟都拿来听写。并且听写的内容还比较多。听写在学生的笔记本上。

他上课不喊“起立”。而是一走进教室就开始听写。即便教室里还闹哄哄的他也不管,只管自己开始念自己的。他说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几次下来,学生都知道了你的习惯。课前,他们就会作好充分的准备,不再拖沓。你无须课前还去做什么“收心”工作或组织教学。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显得特别紧凑。孩子们也能一开始就静心投入到课堂。

另外,我们的听写还可以分组。比如《詹天佑》一课,描写环境恶劣的一组,歌颂詹天佑品质的一组等。对某些课文也可以表示名称的一组,描写动作的一组等。这样经常性的练习,有助于学生知识形成板块,形成体系。对了解课文也有一定的帮助。

薛老师在听写优美句段的时候,要念出标点符号,他说这样可以纠正学生不用标点和乱用标点的现象。

4.用好一个笔记本

薛老师的课堂里,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是一个大杂烩。听写在里面,生字抄写在里面,造句在里面,片段练习在里面,回答问题在里面,老师讲的笔记在里面,思考的痕迹也在里面。

薛老师要求学生思考必动笔。面对每一个问题,你只要一有思考,就得首先把你思考的要点记在笔记本上,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如果你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你就得首先在笔记本上写出三个词语概括要点。薛老师说这叫“用核心词提炼思维”。

5.重视小片段训练

在薛老师的课堂里,小片段的训练是一大特色。几乎每节课都有。训练的范围很广,有仿写,有用好关联词,有用词语造句,有对课后问题的阐述,有就某一个主题进行片段训练等。

他戏称:“比如我喊学生用某个词语造句,字数在150字以上。哈哈,其实就是一种小片段的练习。”再比如在教学的某个特殊环节,就文本细节进行仿写或引发开去写,字数也在150字左右。每一次片段练习都要限时。时间一到,就抽一两名写得好的孩子读一读。如果有实在写不出来的学生,就让他照到誊抄一遍。薛老师笑道:“就算再不会写的孩子,一学期下来,誊抄了五、六十个片段,也自然会写了。”

薛老师还调侃道,他几乎不上作文课,他就注重了孩子片段的训练。他说每学期都写了这么五、六十个片段,何愁学生写不好作文。他班的孩子都是写作的高手。

6.作业要少

谈到这个问题,我更是兴趣倍增。

从上而下,一再呼吁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可当下的实际情况却是,孩子们的负担越减越重,书包越背越沉,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打“题海战术”的老师有增无减。

薛老师说他校的老师也喜欢打“题海战术”。就他班上的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就是打题海战术的典范。因为他到班上的时间有限,他去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绝对没有。所以他班的学生都是首先完成数学作业和英语作业,然后才做他的语文作业。而更多的情况却是,孩子回家等把数学作业和英语作业做完,已经到了睡觉时间。而几乎没有时间做语文作业。如果你硬是布置很多作业,要么孩子就拖沓,要么就鬼画。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所以薛老师就将全班孩子分成了ABC三等。A等学生只要笔记本和练习册上的作业全对,就可以不做其他作业了。B等学生基础稍欠,就适当布置点基础题。C等学生最特殊,一般为班上最顽皮的几个孩子,他们是从不主动做作业的家伙。所以这等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必须放学后留下来做,做完检查了才准回家。

这三等学生随时都在互相转换。对学生而言是个很大的激励。如果能不做家庭作业,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快事。所以大家都争着当A等学生。这样一来,薛老师说他的语文作业就很少很少。因为作业一少,孩子们都喜欢他,进而喜欢他的课。日久便形成了良性循环。

7.作文批改只划红线

对作文的精批细改,俨然一副镣铐罩住了语文老师的手脚。工作之繁重,效果之低廉。

薛老师说他批改作文,从不改错别字,从不改语病,更不写评语。他只勾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一道道红色的波浪线,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与褒奖。

他给每个孩子的等级都是“优”。唯一不同的是根据红线的多少,在“优”后面加上一颗两颗三颗不等的星星。他说他班有个孩子一学期下来,得到了最多的星星,有52颗,把那孩子高兴惨了。

8.要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教书育人。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必须教给学生合作的能力,探索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竞争的能力。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健康的人格,都有强健的体魄。

教学中,薛老师坚持培养学生的毅力,采用带着学生经常读“我能行”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心中发出积极向上的声音。

9.要让每个学生有成功感

薛老师经常让他的学生在课堂上高声朗读自己的作文。朗读完后,让全班给予一分钟的掌声。

他更有心的是,给教科所出题的教研员们打招呼,要他们把期末考试的卷子出成两张,即我们常说的AB卷。A卷上只出特别基础的东西,让很多孩子都能轻松考个九十几分甚至一百分。B卷才出阅读题和作文题,让学有余力的孩子享用。

而最后只发A卷给孩子带回家拿给家长看。这样一来,再差的孩子也能考好几十分。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薛老师稍显得意地告诉我们,这样一来,他班上那个从未及格的孩子,这学期也及格了。让这孩子找到了幸福的感觉。

10.一分钟的掌声

薛老师的独特发明,给孩子一分钟的掌声。他说,你别小看这一分钟的掌声,足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他举了个例。他班孩子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当读完后,老师让他别动,就站在讲台上。然后让大家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掌声。当这一分钟的掌声持续完后,台上这孩子早已成了泪人,被感动得声泪俱下。薛老师还说,不光得到这一分钟掌声的孩子心灵会受到大大的震动,就是下面鼓掌的孩子,当他在坚持鼓掌,持续这一分钟的时间里,也会受到极大的鼓舞。每一个孩子都多么盼望这一分钟的掌声是送给自己的呀!

所以薛老师经常在他班上用一分钟的掌声来鼓励那些优秀的孩子进步的孩子,让他们尽情扬起前进的风帆!

 

时间

2019.4.17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集体备课《要下雨了》。

时间

2019.4.24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1、     分析期中试卷。

2、     评陆叶老师执教的《传统节日》。

时间

2019.5.8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评孙杉杉老师执教的《要下雨了》。

时间

2019.5.15

地点

四楼会议室

主持人

高玉莲

参加

人员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就赵惠琴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作文课自己对谈谈低年级的写话教学的想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