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课题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区、校工作计划,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综合实践的精神,整合学校课程,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目标:
1.加强学习,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研究,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意识。
2.实现整合,将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学校特色建设及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纲要。
3.典型引路,以案例研究为切入点,探讨活动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强化对教师的指导。
4.关注评价,展开以现场观察、学生座谈相结合的督查评价,促使活动有效开展。
5.注重资料的积累与成果的收集,丰富学校课程资源。
三.主要工作:
1、加强学习研讨,提高活动实施能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综合课程实施的关键。本学期,任课教师有所变动,为此,我们仍将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材料,要求每位执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自觉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科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本学期还将加大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力度,正常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重点围绕活动中的热点、难点话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发、活动方式及途径、活动评价,教师参与活动的成败得失等展开,使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反思,获得实践经验。积极鼓励课教师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综合实践活动征文或案例的征集比赛。
2、挖掘活动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要根据学生特点,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联系起来思考,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使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结合课题,立于学生基础,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3、注重过程,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开发与实施的课程。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全程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作有效指导。
在活动前,教师要制定详尽的指导方案,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预设学生将会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将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记录活动经过、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督促,并且这些事情要力争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合作完成。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的过程中,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4、规范管理,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每班每学期至少要开展1次有效的短线活动,1次有效的长线活动。积极参加校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研究指导课的赛课。要求有班级学期活动计划、主题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资料、活动反思、小结等,充分体现系列性、实效性、地方性、趣味性。
各个班级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每一个指导教师都要树立资料意识,活动过程资料整理要有系列性,一般包括活动方案、活动过程的详细资料、活动评价小结等。学期末,教师要把活动资料整理装订成册,由学校存档,以待交流检查。
5、关注评价,深入推进实践活动的开展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课程评价上,应体现“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的评价理念,应注重评价师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各方面,坚持正面评价,实现多元评价。
本学期仍将注重过程性指导,通过现场观察、学生座谈等评价方式,及时调整,规范活动。学校还将开辟学生成果展示,利用学校电视台、芳草地、橱窗等栏目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小论文、小报告、小作品展示或展览。每位教师要留心观察,及时推荐,以激发学生继续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学习各年级长线安排:
一年级 | 争章入队看我的 |
二年级 | 寻找生活中的标志 |
三年级 | 跟着节气去探究 |
四年级 | 争做文明礼仪小达人 |
五年级 | 小小汉字千般趣 |
六年级 |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带着问号去综合 |
四.工作安排:
月 份 | 内 容 |
二月 | 制定年级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
三月 |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材料 分年级进行长线活动 |
四月 | 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优秀案例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文章 教研组公开教研活动 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网站,及时丰富网站资源。 |
五月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摩和专题研讨。 五六年级 童心端午 |
六月 | 全面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征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上交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