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册第15课《站起来 站起来》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1日   点击:   来源:教参   录入者:赵梓钧

站起来  站起来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尝试,让儿童了解不同纸张的不同性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儿童学会让纸张“站起来”的基本方法,创造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儿童学会思考、实践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点:启示儿童运用折、剪、贴、画的方法让纸张“站起来”。

教学难点:鼓励儿童寻找创造“站起来”的新方法,让纸张有趣味地“站起来”。

一、游戏——纸张可以站起来吗?

 小朋友们,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些纸,说说看,平时你们会拿它来做什么呢?能不能让它们“站起来”呢?

 选一张纸,你可以想出各种办法让它“站起来”。看看谁的本领最大!

 做好的小朋友将作业放在自己的桌上。

 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谁的纸“站”得稳!

 谁的纸“站”得还很特别呢?

 谁的纸没有“站起来”呢?

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折一折,卷一卷,纸就能“站起来”!

 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动脑筋,让纸“站起来 站起来”。

设计意图: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起儿童的“问题意识”。让儿童自主选材,在反反复复的成功、失败、又成功的尝试中,发现纸张是可以站起来的,儿童自然会有兴趣去追求“纸张还能怎么站呢?站起来又能变什么呢?”         所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思考——纸张还能怎么站呢?站起来又能变什么呢?

 纸张就只能这么站吗?还有其他的方法站起来吗?

● 示范①:剪一刀,再折一折,发现了吗?它也能站哦!

● 赏析:看一组 PPT,它们又是用了哪些方法使纸张站起来的呢?

● 示范②:我们来想象一下,这站着的纸又能变成什么呢?  

● 它们都站起来了!与这样的“站起来”(举例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折折、剪剪、贴贴、画画都可以,就会出现不同的形象。

● 小组赏析交流: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的宝贝,请每个小组长来挑喜欢的,带回组里让大家来欣赏。它们好玩吗?它们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和大家来交流交流。

画在纸上的东西都躺着多没劲!剪一剪,折一折,卷一卷,画一画,它们都站起来了!多带劲呀!

设计意图:儿童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与感性认识联系在一起,与实践活动还保持着紧密联系。因此,教学中经常不断地出现直观形象可以充实儿童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儿童创造纸张能站起来的新方法,为后面的“纸张怎样站才好玩呢”作铺垫。

三、尝试——纸张怎样站才好玩呢?

 ●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的纸,相信小朋友也会让它们“站起来”,而且还站得很好玩!请小朋友想一想,准备做一个什么好呢?

● 是画好了再剪,还是剪好了再画呢?是先折再剪,还是剪好了再折呢?

● 儿童作业。

四、欣赏——我也成功啦!

● 你最欣赏哪件作品?它特别在哪里?

设计意图:儿童只有亲手做一做,自己的创意才会得到体现和验证,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五、拓展——它们站得真神气!

贺卡:“站起来”了!报架:“站起来”了!椅子:“站起来”了!这需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会思考的头脑,还有一双巧手。相信小朋友,你们也能!

设计意图: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许多的设计,简洁、实用又具有美感,引入教学可以开启儿童创造的心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