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册第4课《圆圆的世界》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1日   点击:   来源:教参   录入者:赵梓钧

圆圆的世界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的特征,感受圆的优美、柔和、活泼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多种方法表现圆形物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寻找和表现圆形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在圆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表现出有趣的细节。

一、寻找圆形(12分钟)

1. 小朋友们,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个圆?看到这个圆,你会联想到哪些圆形的物品?

2. 生活中的圆可多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的生活中的圆?(出示PPT图片)找一找,圆在哪里?大自然里也有很多圆,你找到了吗?

3. 小朋友们的桌子上有一个百宝袋,打开看看,里面也有很多圆形的物品,你可以零距离地看一看、摸一摸,跟同学说说,这些物品的圆在哪里?

4. 请同学们画出自己看到的圆形物品。

设计意图:在作业设计时,安排学生观察圆形物品并表现出来的环节。学会观察是学习美术的一种基本能力,观察是学生积累素材、积累生活的重要手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并努力去表达的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5. 讲评第一次作业。

二、探究圆形(8分钟

1. 同学们画出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圆,圆真是无处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圆,我们生活在圆圆的世界里。圆是变化的,结合“生活中的设计”,欣赏各种圆形的有趣设计,了解设计的趣味。

大星球和小水滴,都是圆的。

滚动的和转动的,都是圆的。

2. 圆形是普通的,它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圆形更是神奇的,走进博物馆,在四千两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圆形装饰生活中的陶器了。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也多是圆形的。

3. 做个小实验,我们一起来看圆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

4. 艺术家们也很喜欢圆,这是世博会广场上的雕塑,你觉得熟悉吗?艺术家们也是从生活中得到了启发,看见妈妈织毛衣时大大小小的毛线球才有了这样的灵感。那圆形会给小朋友们带来怎样的灵感呢?

5. 老师来撕一个圆,你能把这个圆想象成什么?

同学们来说一说,可以热烈讨论一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奇思妙想。

三、圆的联想(15分钟)

现在,请同学们也撕一个圆,然后把自己的想象添画出来。

设计意图:第二次作业要求学生撕一个圆,然后联想添画。撕与剪相比,作业效果会更加生动自然。教师示范时详细分解撕纸动作,撕纸的速度要放慢些。在这个作业环节中,一定要先撕圆,再进行联想添画。作业顺序不能弄反了。

四、讲评作业、拓展(5分钟)

大家都能从圆出发,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画面。谁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圆在同学们的手里变得这么活泼可爱。

拓展:圆也有神秘的一面,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去麦田探险。这就是传说中的“麦田怪圈”。它经常出现在英国,原本齐刷刷的麦田,一夜之间竟变了一幅巨大的圆形图画,是艺术家的创造,还是外星人的杰作?这是一个未解之迷。同学们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网上去搜索“麦田怪圈”的资料,深入地去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