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册第2课《七彩生活》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1日   点击:   来源:教参   录入者:赵梓钧

《七彩生活》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丰富的色彩,感受和表现七彩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尝试用水粉颜色涂抹、拓印、色纸拼贴等方法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体验色彩的变幻无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造的创作热情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列、覆盖所产生的美感,通过实验观察色彩混合发生的变化和产生的神奇效果。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大胆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生活,提升审美意识。

一、引导阶段

1.由彩虹导入,从前一课《走进大自然》过渡到寻找生活中的色彩。

2.(课件出示建筑、服饰、生活用品等图片)提问: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你看到了哪些色彩?

3. 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说说它的颜色。

4. 揭示课题:七彩生活。

设计意图:本课是上节课的延伸,因此,由自然风景及彩虹图片延伸到本课的生活图片,过渡更加自然。由介绍自己熟知的生活用品开始更贴近学生生活。

二、发展阶段

1. 小实验:你知道彩虹姑娘的七彩色是哪儿来的吗?(出示三棱镜实验图片,有条件的可以用三棱镜在室外进行试验)

设计意图:直观地体验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是怎样来的。

2. 贴纸游戏: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纸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将它们粘贴到大纸上。(小组合作进行粘贴,鼓励学生随意粘贴)

小结:像这样将色彩进行随意的摆放、组合,就是表现我们七彩生活的很棒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体验色彩并置的效果。

3. 走近大师:欣赏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以及中国画家吴大羽等人的抽象画作品。

设计意图:游戏之后引导学生欣赏抽象作品,让学生感觉自己离大师很近,更好地认识色彩的表现方式,为以后大胆地创作打下基础。

4. 色彩相融实验:色彩组合在画面上非常漂亮,融合在一起更加神奇。

⑴ 学生小组合作。

⑵ 每组学生在一整张纸上利用画笔、喷壶等工具随意添画色彩。

⑶ 观察色彩融合时的变化。

⑷ 在观察色彩融合变化的同时,体验色彩干湿的不同绘画效果。

    ⑸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两种颜色、三种颜色、甚至更多颜色融合后的变化)

设计意图:游戏式的小实验,让学生随意涂抹,在涂色过程中,感受色彩融合的变化以及色彩的干湿变化。游戏中生成的知识远比教师的讲解更加易于让学生接受。

5. 介绍更多的作画方法:(学生先介绍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再示范)

⑴ 教师示范拓印的方法。

⑵ 课件演示吹、滴、淌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的只是方法,因此只是局部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可以玩出更多的方法。

6.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出示学生作品图片)

7.(出示图片)教师介绍并示范使用水粉颜料的小窍门:

    ⑴ 我们要准备两三支大小不同的笔,画画就比较方便了。洗笔的水要勤换。笔洗干净后,笔上多余的水可用废布吸干。

    ⑵ 要将色彩有序地排列在调色盒或调色盘中。

    ⑶ 要从锡管颜料的尾部开始挤颜料。

    ⑷ 颜料少了以后,要将锡管尾部卷起来挤颜料。

    ⑸ 调色时,水的多少、白颜色调入的多少都会影响色彩的深浅浓淡。

8.学生作业:

    ⑴ 分发裁剪成各种生活中物品形状(衣服、房屋、椅子、柜子、食物等)的作业纸和旧衣服。

    ⑵ 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在创作过程中,如果你发现了色彩的奇妙变化,可以告诉你的小伙伴,也可以告诉老师。

    ⑶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评价、拓展

1. 做好的同学将作品拿到教师前面进行展示,教师用数码摄像机将展示的情况拍摄下来。

2. 将拍摄的展示场景用多媒体放出来,让学生在对别人作品进行评价的同时,看到自己作品的展示效果。

3. 平时注意观察,同样的物品在室内和在阳光下、在近处和在远处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4. 尝试和爸爸妈妈一起用色彩装饰自己的旧衣服、玩具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