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恩凯

《声音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

2.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在观察、比较、交流、讨论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三.教具、学具

保鲜袋、尺子、皮筋、鼓、音叉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春天在哪里”的视频,但没有声音,请同学们谈谈观后感。

2.播放相同的、但有声音的视频,再请同学们谈谈观后感。

3.师:相同的画面,大家感受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生:第二段有声音。(板书:声音)

5.师:非常好,声音为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除了用眼睛看外,声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种重要的方式。今天我们一起到奇妙的声音王国遨游一番。

(二).发声实验

1.师:先让我们来制造一些声音吧!你能用这只保鲜袋或者不借助任何物体,只用你的身体发出声音吗?

2.生:能。

3.各选一名同学演示。

4.师:在大家动手实验之前,你觉得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

5.生:汇报。

6.师:总结为“纪律、合作、记录”。(板书:纪律、合作、记录)

7.师:很好。1、3、5排的同学用自己的身体发声,在实验册33页的表格中记录;2、4、6排的同学用保鲜袋发声,在实验册记录,比比谁能找出人家所想不到的方法。

8.生:实验、交流。

9.师:好,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给大家表演一下。要求:不重复汇报。

10.生表演。教师及时评价、鼓励。(板书:弹拨、揉搓、摩擦、抖动、吹……)

11.师:进行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是想问的吗?

12.生:为什么会有声音?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13.师:大家问的问题都非常好,以后咱们会一个个慢慢研究,今天先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板书:声音的产生)

(三).研究声音的产生

1.师:你来猜测一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

2.生小组讨论、汇报。

3.师:下面,我们就来做实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与不发声时相比有什么不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4.选一组同学做音叉的演示实验。

音叉:轻轻敲击音叉,仔细观察。(表1)

音       叉

不敲击

敲击时

5.学生分组实验:

(1)钢尺: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弹拨。(表2)

钢    尺

不弹拨

弹拨时

(2)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拉动橡皮筋。(表3)

橡皮筋

不拉动

拉动时

(3)喉咙发声:用手摸喉部,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音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表4)

喉咙发声

不发声时

发声时

6.学生汇报、交流。

7.师:经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发现?你能从以上活动中找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吗?

9.学生讨论、汇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0.反证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1).师:现在,我们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猜测一下,假如振动停止,声音会怎样呢?你想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呢?

(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3).分组实验:敲击音叉,然后用手按住音叉。

(4).演示实验:敲击音钹,然后按住。

(5).师:通过两个验证实验,你觉得我们之前得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结论正确吗?

(6).生:正确。

(四).总结

(1).师: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对今天这节课总结一下?

(2).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3).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声音王国的一小块领地遨游了一番,今后,我们将到声音王国的更深处去探秘。

五.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弹拨、甩、抖动、吹、揉搓……

注意:纪律、合作、记录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