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学科教研>>艺术组>>教学设计>>《京调》
《京调》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0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芬

《京调》

教学内容:1.听《京调》(笛子与乐队)2.动: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 3.拓展:西皮、二黄

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2.能分辨京剧中“西皮”和“二黄”两种不同的声腔,并能为“西皮流水”填上歌词进行演唱。3.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京剧声腔、节奏、旋律的特点,填词演唱“西皮流水”

教具准备:钢琴、cd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一、听《京调》(笛子与乐队)1.出示竹笛,听赏竹笛音色,介绍笛子家族2.完整听(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京调》问:音乐的情绪如何?(活泼生动)师:乐曲主要用笛子模仿了京剧的唱腔。3.简单介绍京剧知识4.分段听相同的段落,用手势或颜色的变化表达5.分段听辨不同段落的情绪

二、动: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

1.了解“西皮唱腔”和“西皮流水”的特点(“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西皮流水曲调流畅,旋律琅琅伤口)2.听“西皮流水”的旋律3.跟着音乐轻轻哼唱旋律4.填词再跟琴演唱(西皮的旋律特点多轻快、跳跃,指导学生填词时应多为一字一音)5.为乐曲起名6.表演,在“西皮”曲调中走碎步

三、拓展:西皮、二黄

1.介绍相关知识“西皮”和“二黄”本是京剧中两种不同的声腔。“西皮”唱腔的京胡定弦为“63”;“二黄”唱腔的京胡定弦为“52”弦。“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二黄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起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一说源于徽调。都是南方剧种,所以其南方音乐特色较为突出。2.欣赏二黄慢板的代表性片断,与西皮流水做对比。

四、小结下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