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铛响叮当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铃儿响丁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鼓励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节奏感及二部节奏的配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及音乐的艺术表现;二部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小学资源网{域名已经过期}
师生礼仪问好。
二、歌曲教学:
1. 用打击乐器(双响筒、铃等)形象地模仿马儿奔跑时的马啼声、铃铛声,引出课题《铃儿响丁当》。
2. 录音欣赏,提出问题:
(1)歌曲的节奏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舒缓的?
(2)描写了“我们”坐在雪橇上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小结。
3. 复听音乐、强调每段歌词字数不同,根据减时线的提示演唱,轻声跟唱。
4. 练唱第一段歌词。
5. 讲解、分析节奏,划拍视唱,唱准音程、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
6. 练唱第二、三段。
7. 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全班同学齐唱。(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
8. 复习巩固、进行歌曲的演唱处理。第一段全班齐唱,第二段由老师用英文演唱,第三段的第一部分由男、女生分乐句轮唱,第二部分全班齐唱。
三、创造与活动。
1. 节奏创编:给出几种节奏,请每位同学创编1—2小节节奏。请四个同学展示作品,
选出两组进行二部交换练习。
2. 老师给出两个节奏,进行单声部、二声部节奏练习。
3. 讲解三连音,进行三连音二部节奏练习。
四、小结:
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