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女
教学目标
1. 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强弱规律演唱歌曲《牧羊女》,并用乐器吹奏。
2. 唱准si的音高,复习各唱名的音高,继续进行视唱与听音练耳训练,进一步培养听辩旋律音程的能力。
3. 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牧羊女》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体会歌曲表达的牧羊女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4. 欣赏轻音乐《牧场上的家》。
教学重、难点
认识力度记号,听辩乐曲中的力度变化。在节奏练习、歌曲、视唱曲中加以应用。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牧场上的家》
1. 听第一遍,感受乐曲所表达的热烈欢快的情绪,教师介绍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
2. 听第二遍,整体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发挥想象,用动作或色块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牧羊女》。小学资源网{域名已经过期}
1. 听范唱,感受旋律舒展、流畅的特点和歌曲热情美好的意境。
2. 听教师钢琴伴奏,拍歌曲节奏,听辩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练习乐句的划分。
3. 视唱歌谱,找出歌谱中的do与si,重点练一练。
4. 根据歌谱的节奏念歌词,同时注意力度对比,讲出“f”与“p”在歌曲中的作用。
5. 用连贯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听辩拍击,加力度记号。
1. 出示第一段节奏谱,让学生进行拍击练习。
2. 教师为此练习加上力度变化后再进行拍击,让学生听辩出来,并将相应的力度记号填在括号内,再模仿拍击。
3. 学生自己选择力度记号,填填拍拍。
4. 看第二、第三段谱,自学手与脚配合的拍击方法。
5. 用回旋曲的形式拍击3段节奏。
四、听辩旋律音程《游乐场上》。
五、课堂小结。
小学资源网www.xj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