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蜗牛的奖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3、阅读课文的1、2小节,通过自主阅读,使学生感受到从前的蜗牛有很大的飞行本领。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写好生字“蜓、蜜、翅”。
其中: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书写其中三个以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遥遥领先”等词来感受蜗牛的飞行本领之大是本课的难点。我觉得今天我的设计力求突出的是趣、实、巧三个方面。
教学过程:
一、贴图激趣,质疑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奖杯图板) 板书“奖杯”。 教学生学写“奖”字。
2、师:什么样的人能获得奖杯呢? 生:本领大的人。
师:有一种动物也得到了奖杯,瞧!(出示现在的“蜗牛”图。)生:蜗牛。 板书“蜗牛”。
3、师:它有什么特点?生:坚硬的外壳。
师:出示“坚硬”这个词语。 请学生读好这个词语。 生读。
过渡:其实很久以前蜗牛不是这个样子的。
4、师:(出示以前的“蜗牛”图。)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一对翅膀。
5、揭题。
6、师:读了题目,你现在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蜗牛的奖杯是怎么来的? 蜗牛的翅膀怎么没了? 蜗牛的硬壳哪里来的? 蜗牛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想听听这个故事吗?(师放课文录音第1、2自然段。)
师:听到这里,你知道这奖杯是怎么来的呢? 生:参加飞行比赛得到的。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参加了比赛? 生:蜻蜓,蜜蜂,蝴蝶。
想不想和这些小昆虫交朋友?你来读读它的名字吧!
师:出示这3个词语,请学生读好。 生读。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虫字旁
“。。。。。。”
2、(1)师:为什么奖杯被蜗牛得到了?
“遥遥领先”
用“摆位置”突破难点:如果位置摆得恰当,就可以请教学生“为什么小蜗牛的距离离这么远?”让孩子回到文字中,在基于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同样可以引出“遥遥领先”的有效感悟;而当位置摆得不恰当,孩子把三种小动物放的比较近,老师就引导孩子自己来评价,到底对不对?为什么这么放?这样,紧紧扣住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摆一摆”,最后就能让他们明白什么才叫会读书,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到真正地读懂文本语言。
蜗牛不但领先,而且把对手甩得很远很远,这就叫:遥遥领先。指名读。
(2)师:为什么蜗牛能遥遥领先? 师:出示“翅膀”这个词语。
翅膀
有力的翅膀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蜗牛,它长着翅膀,指名读,“翅”是翘舌音,你读得真准,我们一起读。
谁知道“翅”是什么结构?它的偏旁是“支”字旁,里面是“羽”,翅膀上长了丰满的羽毛才能飞呢?
谁来记住“膀”,指生回答。我们一起来摸摸我们的膀子,在捏一捏,发现膀子上长了很多的肉。古时候的人用“月”表示肉,“膀”上长了肉,所以是“月”字旁。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4、师:想继续了解这个故事吗? 生:想!
师:那就自己来读下去吧! 生:开始读课文。
5、第三节就重点指导如何读好轻声音节
6、第四节里,难读的长句子很多,可以这几句句子单独出示,示范着读,自由练读,以切切实实做到读准确、读流利。
7、这坚硬的外壳是哪来的?是(出示)沉重的奖杯变成的。
蜗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个问题留到下节课再来一探究竟。
四、精于指导,书写生字:
而对于带有新偏旁的“翅”字来说,我的指导就更细致了,出示“支”字和“支字旁”,引导观察“支”字做了偏旁以后有何变化,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对于如何写好字就了然于胸了。
翅
复习结构(出示:支)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字念-----“支”,当它做偏旁的时候就叫----支字旁。做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啊?(捺要长,舒展)
3、生描红,注意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支字旁,怎么写?看老师范写。强调“挎脚”要长点,托住“羽”。 上面是个羽,有两个习组成,要靠靠紧,横要短竖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