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丽萍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来了。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以诗会友。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3、出示《游园不值》,请学生朗读。

4、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然后投影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字词,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南宋  叶绍翁)

学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叶绍翁的资料,师相机补充介绍叶绍翁以及《夜书所见》。

2、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不值”该怎么理解?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诗中的“园”指私人花园。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

(二)解字词,明诗意。

1、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先把这首诗读准确了。

2、按照划分的节奏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组合作,再读诗句,交流关键词的意思,诗句的意思。

4、全班交流:

1)重点词语意思:

应:原意“应该”这里是“大概”“可能’的意思。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的时间。

2)诗句意思。

3)整首诗的意思。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三)读诗句,悟诗情。

1、再次读这首诗,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扫兴——快慰)

师补充:而且,作者写扫兴这两句是在叙述事情,(板书:叙事),而他的快慰,完全因为一枝红杏而引起的联想。(板书:联想)叙事和联想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1)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此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作者从一枝偶然长出墙外的红杏联想到关不住的满园春色,一下子就把春色写活了。

2)学生谈感受。(如果自己是这首诗的作者,你会对红杏说什么?或者你是红杏,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3、体会情感:“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开。”诗人虽然“游园不值”,但已从“一枝红杏”看到了“关不住”的春天,这勃勃生机、浓浓春意让诗人赞叹不已。所以——完成填空:

《游园不值》通过写作者游园观春景,可惜(          ),但他从墙上伸出的(          ),想到满园的(          )。赞美了(       )的美丽和新生事物旺盛的(        ),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

4、补充: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三、总结:

1、回顾学习步骤。

2、背诵《游园不值》。

3、这首诗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作业。

1、背诵并默写《游园不值》

2、小练笔: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

2、背诵并默写《游园不值》

3、这首诗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1)知诗人,解诗题。(2)解字词,明诗意。(3)读诗句,悟诗情。)

4、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首写春天的诗。(出示《宿新市徐公店》)

同学们可以按照《游园不值》的学习方法学习步骤,小组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小组按照三步法合作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大家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三、全班交流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2)宿:过夜    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导入:那么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解字词,明诗意。

1、学习第一、二句:

(1)理解关键词的意思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2)理解句子意思: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师: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2、学习第三、第四句

过渡: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1)理解关键词的意思:

走:跑    急走:快跑 处:地方    寻:寻找

(2)理解句子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师:追到没有?为什么)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3)如果说前两句是静态描写的话,那么这两句就是动态描写。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

[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三)读诗句,悟诗情。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好这首诗。

2、再读这首诗,思考并填空: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情景为我们描绘了__________季节________________图,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喜爱。

四、作业:

1、背诵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小练笔: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