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数备课组活动记录
时间 | 11.28 | 地点 | 会议室 | 主持人 | 高丽芬 |
参加 人员 | 高丽芬、杨春娟、濮红磊、陈丽娟、林春香、陈艳 | ||||
活 动 记 录 | 1.听教研课陈艳老师《认识轴对称图形》 2评课《认识轴对称图形》 林燕:陈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课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是一节不错的数学课,作为听课老师,收获很多,谈几点感受: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陈老师紧紧围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这个问题,对这节课精心设计,通过辨一辨、找一找、猜一猜、摆一摆等几组活动来探究,使学生经历“感知——操作——体会”的过程,突出了重点,让学生在层层深入中得到真知,尤其是在学生“摆一摆”的活动中,学生自己摆出了沙漏形的轴对称图形,显示出学生的原创和智慧。 陈丽娟:陈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非常好,引导的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教学中,老师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使教学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到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摆一摆、做一做等具体活动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 陈老师在讲解笑脸部分时,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让学生去总结,轴对称图形不仅观察图形,还要观察图案,这样下面判断国旗时估计就不会出现混淆的现象。 高丽芬: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的非常科学,富有新意。陈老师从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动手剪、观察一系列的活动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认识了对称轴;在巩固练习中,第一个处理书上的练习,判断一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的话并指出对称轴,第二个是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尤其是巩固练习的第三个练习闯关游戏,可以说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从在A C T M N S X Z这几个字母中找到轴对称图形—破译密码开始,学生的情绪都很高涨,学习的求知欲一下子爆发了,个个都是跃跃欲试。有破译密码进而进入游戏区,学生自由选择了外交区、交通区。这样老师把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通过游戏活动这一平台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起来的饶有兴趣。接着是画轴对称图形,剪轴对称图形,欣赏关于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美丽的图案。我感觉整节课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练习设计的很有新意,符合课改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