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7-03-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 燕

基于小学生语言习得能力的古诗词教学研究(方案)

武进区芙蓉小学 赵惠琴

一、研究背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灿烂的文化。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无一不璀璨夺目。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习近平主席也强调:“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美学大师朱光潜认为:“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兴趣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小学阶段诵读诗文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诵读古诗文的要求: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低段),第二学段为50篇(中段),第三学段为60篇(高段),而且后面附录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给出了一部分具体的篇目。

而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每学期在书上出现的古诗只有四首,以这样的数量计算,整个小学读完也只有寥寥32首,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我们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旨在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汇在经典古诗词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稚嫩的心田。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诵读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他们的语言习得能力,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使他们拥有一个和美的人生。

二、理论分析

概念界定:

(1)语言习得能力:语言习得能力可以分为感受能力、领悟能力、积累能力、运用能力。感受能力,就是指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思想和感情)的整体感受,这就不只是认知意义上的,还有情感上的。领悟能力,主要指对语言运用之妙的领悟,而不是主要指对思想内容和写作形式的透彻理解。积累能力,不能理解为单纯的孤立的词语积累,而是文道统一的、内容和形式一体的成块语言的积累,它有利于提高语感能力。运用能力,指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叙事状物,而不是指孤立的语言知识的应用。本课题是针对小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进行的古诗教学。

(2)古诗词教学:古诗词言简意丰,表达准确,意境深远。古诗词教学包括古诗词的教、古诗词的学和教学古诗词的载体三个内容。其中载体包括1适合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小学古诗词教材及相关内容的适当拓展2有利于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陶冶情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

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此外还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基。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

 2、《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积累古诗文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在0-13岁,尤其是6-13岁期间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这一时期诵读的文化经典会进入其潜意识,刻在灵魂深处,会伴着其心智一同长大,变成其身心的一部分。所以应趁此时,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其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记下一些古代诗文的经典作品,既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又让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儿时记得的文句能够自己渐渐领悟,乃至触类旁通,从而学到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3、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

4、国家对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有明确要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

研究动态:

1、全国少工委、中华民族文化哈韩会、中国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单位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小学、幼儿园开展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活动。目前全国已有1万多所学校、3000多万儿童诵读经典文化。

2、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杨丽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优良品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就必然回归到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髓及民族文化精华的经典文本之中。

3、广西师范大学的赵珊珊在《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中指出诵读法是古诗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因此,教师应追本溯源,讲求诵读质量和诵读效果,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声音中体会汉字的灵性,体会古诗文独有的魅力,诗意地栖居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上。

4、嵊州市城南小学的周少英在《以“写”促“悟”,品味“诗情画意”美——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中指出借助一定的语言手段让我们的古诗教学充满"情"和"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传承下来的瑰宝。

5、四川师范大学的杨莉声在《新课标视野下的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古诗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思想精粹,当之无愧地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接触民族历史文化的最佳启蒙教材。 笔者结合小学高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成都市三所小学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前辈的相关理论上又作了进一步探究。

创新之处:

《基于小学生语言习得能力的古诗词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活动,旨在通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使学生能具有独立阅读古诗词的能力,能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提高文化底蕴。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古典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能有个性地朗读优秀的古诗词,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词,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词诵读的热情,对古诗词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寻求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总结出一套学生想学、乐学的教学方式,即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四、研究内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的积淀,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这一块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掘与古诗词的审美内涵相平衡的切入点,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下,很快地进入古诗词的学习当中,提升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领略古诗词的审美魅力,由文字学习到内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学以致用。教师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时达到内化,运用的阶段。因此本课题组根据研究方案,对照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制定了具体操作内容。

(一)加强理论学习,找到理论支撑

小课题研究的真正落实和成功开展,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乐教善教,才能保证教学创作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将采用不同的学习形式,在教师中进行古诗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的学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组织阅读教学杂志和网上的教育资源,通过研究分析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增强教师本身的理论学习能力,提高研究的起点和研究的理论程度,使教师本身对古诗词教学产生热情,对本次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另外每月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对共读书进行讨论交流,使成员们走进书本的背后,加深理论修养。

(二)调查现有学习状况,分析研究教学策略,制定古诗文课堂教学评价表

本课题组将在前期举行一次古诗词调研摸底测试,测试范围为在校全体学生。测试内容为:75首必备古诗的背诵和古诗、小古文的相应理解。测试后,组织课题组内教师对其进行阅卷、分析,了解芙蓉小学学生现有的古诗词学习状态和能力。

另外,课题组也将在前期对内部成员组织听课学习,分析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帮助教师找到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在研究初期我们将制定古诗词课堂教学评价表,主要从教学策略与方式,教学效果等维度制定完成,以便于大家在研究过程中能有的放矢的展开,更有利于学生语言习得能力的培养。

(三)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美的熏陶

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的音韵美,和谐的节奏美。课题组准备把古诗词诵读作为长线贯穿始终。朗诵初期,课题组将对成员老师进行古诗文朗诵培训,给课题组成员以专业的古诗文朗读技巧。除了课题组成员班级进行每日5分钟诵读古诗词,还要将这一行动推广到其他班级。诵读内容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和优秀小古文。课题组老师要经常在班级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朗读对抗赛等,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积累了古诗词,也在班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意识。

(四)多角度着力,挖掘古诗词教学策略

苏教版教材每册书有两篇古诗教材。在组织教学前,课题组将组织内部成员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诗人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故事等等。在教学时,教师就能有效地根据自己班的情况有侧重地构建课堂。课前指导学生也进行相关内容的资料搜集,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他们对诗的内涵做到初步的涉猎。其中低年级课堂教师注重基础传授教学,中年级课堂要注重拓展延伸,高年级可加入自主创作环节。各年级教学应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诗词,想画面,悟心情,再恰当地加入音乐元素使学生置身于美的情景中,追求多元化的古诗词教学,以达到对古诗词美的意境的领悟,美的情感的体会,真正做到以学促发展,以学促提高,以学促应用。

(五)根据年龄特征制定不同的习得能力要求

本课题组成员涵盖了低中高不同的年级,我们的老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能力目标要求,组织学生学习。根据已经制定的古诗词课堂教学评价表,低年级学生要侧重于诵读、积累的训练;中高年级在积累的基础上要侧重于课外延伸,可以进行诗词内容、写作手法等的比较;高年级侧重于创作,如教学读后感、发挥想象力续写、将某一处细节扩写等等从不同维度培养学生古诗词语言的习得。通过三年的研究学习,最终学生的习得能力将要上一个台阶。

(六)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习兴趣,以活动促进习得能力的提升

课题组要创设古诗词学习的校园氛围,努力营造人人爱读古诗词,班班诵读古诗词的氛围,联合学校教导处,开展古诗词学习积累的主题系列活动,如古诗词改编、古诗词擂台赛、古诗文诵读等,准确把握学校教育的特点,满足学生的需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古诗词学习实践活动,如古诗词情景剧、古诗词板报等,为提升学生的能力提供资源和帮助,培养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学习与课题有关的先进理论、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通过筛选、整理,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

2、调查研究法:在研究的前、中、后期对学生进行调查,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设计和实验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通过一系列课内外的语文古诗词活动,寻求语文教学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的桥梁,研究出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习得能力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六、研究计划

本课题从开题到结题可分为四个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6.12——2017.03

1、选题、申报、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2、分类搜集、整理、筛选有关古诗文的资源。

二、开题、前期实验阶段(2017.03——2017.06

1、确定实验对象,并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摸清教学需求。

2、通过教学实践,反馈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积累经验与方法。

三、中期实施阶段(2017.09——2019.09

1、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学生需要的古诗文积累策略和途

径。

2、调查、反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比,不断改进教学,调整研究

计划。

四、后期实施阶段(2019.9——2019.12)

1、对整个实验结果加以整理、总结、论证,形成结论。

2、撰写研究报告,整理汇编有关资料、教学案例、论文、反思等。

3、接受课题专家的结题验收。

七、预期成果

打破以往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的传统教学方法,探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深切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探讨出古诗词教学策略,形成古诗词教学基本模式,即:基础传授课、拓展阅读课、自主创新课。引领孩子们在诗词的国度里,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作者,通过朗读、品味等方式,感其声韵、观其色彩、悟其情感,从而习其表情达意之法,提高学生语言习得能力。

具体成果展示:1、优秀古诗词课堂教学展示。

          2、优秀课题论文发表。

          3、整理、汇编校本古诗词诵读教材。

          4、制定出古诗词教学课堂评价细则。

          5、进行古诗文朗诵活动。以古诗文为内容开展读、写、演等一系列的古诗词学习实践活动。

八、推进措施

一、课题立项严格,确保课题可行

学校有严格的课题立项制度,在课题选题上,坚持课题研究与教育工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从选题、设计、实施到总结,时刻围绕教育教学中所遇到难题开展,确立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前沿问题研究,确定立项的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创新价值,具有可操作性。

二、健全科研机构,保障活动进行

学校将科研创新工作列入学校主要工作议事日程,写入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重点抓,时时抓。时刻关注本课题的推进,并予以督促,定期考察。课题的研究依托活动的开展,届时,学校将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争当小诗人、优秀古诗文教学展示等多项活动,推动研究活动的深入,推进研究活动的展开。

三、多渠道多措施培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学校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古诗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学校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走出去,请进来,到兄弟学校去听课,听专题讲座等,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师立足课堂教学,以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头脑发现研究素材,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在学习和研究活动中,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讨论结合。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研究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兴趣和能力。学校中逐步形成了“人人有科研课题,个个是科研教师”的格局。

四、注重过程管理,成果评价多元化

我校课题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进行过程性管理,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踪指导,及时督促实验教师进行总结和反思。实验教师及时把研讨内容和实验活动记录到课题研究记录上,学校从实验活动次数、记录和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其次注重材料的积累,指导教师多写反思,积极撰写案例。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提倡教师以案例、论文等形式,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研究特点。学校每年都会开展课题论文、案例、中期报告的评选,优秀的成果进行奖励,并把优秀的成果汇编成册。

九、课题组织

组长:赵惠琴

课题组其他成员:单银娥、陈晓珊、王晓娟、戴丽琼、高玉莲、王凯、周丽萍、陈丹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