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备课组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4日   点击:   来源:学习   录入者:赵梓钧

美术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12.14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赵梓钧 

参加

人员

朱蓉、赵梓钧、陈跃飞

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第一,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分析他们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怎样围绕着主题的表现而进行组织的。

第二,从艺术家的角度—力求使学生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创作该作品,作品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作品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在《画家齐白石》《画家凡高》这一类课題的欣赏课上最好从这类角度欣赏。

第三,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不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艺术语言分析上,而是借助作品来介绍某一历史背景或事件。例如,借《马拉之死》让学生看出法国大革命及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借《开国大典》让学生感受当年建国大典的盛况。

第四,从美术史的角度—从某一个画派、某一运动出发,看它们的演变、兴衰。介绍美术作品时,着眼于某幅作品在画派或运动中的地位,在美术史上的贡献例如,印象画派因莫奈的《日出·印象》得名,所以后者在美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第五,从文化的角度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中同类题材放在一起欣赏,用文化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看清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美术作品,例如,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无论从观念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在分析我国民间艺术作品时,也可以揭示它们的象征性手法,借助文字的谐音表达吉祥如意的美好理想。

教师在美术课上,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多角度”的欣赏方法,最好以一张作品为例,介绍给学生什么是“多角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