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备课组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30日   点击:   来源:学习   录入者:赵梓钧

美术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11.30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赵梓钧 

参加

人员

朱蓉、赵梓钧、陈跃飞

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看,是欣赏活动的开始有的美术作品比较容易让人看到内容。如凡高的《向日葵》,就色彩和构图来说比较好理解。有的美术作品就让人一下子摸不着头脑,特别是历史题材,与学生生活的时代距离较远,再加上有的作品创作背景很复杂,如欣赏顾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罗丹的雕塑《加莱义民》时,就要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是欣赏活动的第二步,当只凭眼睛解读不了一些具体的历史背景的时候,文字会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背景资料。如顾闳中为什么要画《韩熙载夜宴图》《加莱义民》说的是什么事?资料到手后,小组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信息,欣赏活动就进入到了理性分析的阶段有了资料还要看,这是一种更深入地看,是对画面上的美术语言的分析:造型构图、色彩、线条、明暗、材质等。如果是国画,还要看看画面上的题字和印章,作者通过它们表达了什么意思?有时就连作品上的收藏家、皇帝的题字、印章都有必要看。这对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或作品的流传都是至关重要的。如对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进一步赏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画家把开国大典时的阴雨天处理成一碧如洗的晴空,引发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讨论,加深学生对艺术高于生活的理解。对《加莱义民》的每一个人的动作,表情都可以做细致的分析,甚至可以查阅历史资料,对照每一个人的动作,研究他们的情感。

不是看懂了作品就完成了欣赏活动,表达也是欣赏活动基本方法的一种《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了三种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动作。

总之,所谓欣赏的基本方法,根据教师在课上常用的方法,应当是:观看作品-查阅资料-自学或小组讨论-表达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