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信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细节,是关于儿子走路说话是否迟重的问题,可以说是反反复复,苦口婆心,比如“吾于尔不放心者二事,一则举止不甚厚重,二则文气不甚圆适。以后举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圆字,至嘱。”“说话太易,举止太轻,此次在祈门为日过浅,未将一轻字之弊除尽,以后须于说话走路时刻留心。”“举止要重,发言要轫,尔终身要牢记此二语,无一刻可忽也。”“尔走路近略重否?说话略钝否?千万留心,此谕。”“尔语言太快,举目太轻,近能力行迟重二字以改救否?”“尔脚步近稍稳重否,常常留心。”
请看曾国藩的这一封信,这是劝慰儿子上进较为完整的一封:
“我朝列圣相承,总是寅正即起,至今二百年不改。我家高曾祖考相传早起,吾得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冬寒起坐约一个时辰,始见天亮。吾父竹亭公亦甫黎明即起。余近亦黎明即起,思有以绍先人之家风。尔既冠授室,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自力行之,亦率新妇行之。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不能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戒之。”
这封信也是写给我们的。德无成,业无成,万事无成,这说的不是我们吗?我们连曾国藩说的早起都做不到了,走路迟重更做不到了,如今我们走路都太快了。
太快,这是近十年最大的特征,十年就像一年,一年就像一星期,这是现代化带来的可怕之处。另一可怕之处就是空间也狭小了。所以,我们唯做到曾国藩信中所说,只有早起时间才会缓慢,只有有德业才不惧怕时间的流逝。我们不能随着这个快速的时代流逝而去。
曾国藩一生所说的安身立命的哲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曾国藩是哲人的同时又是军事家,是军事家的同时又是教育家的原因,而曾国藩的最大特点就是他能慢下来,只有慢下来,才有超越时空束缚的可能。
(选自2016年11月2日《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