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基于和美理念 深化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申报书)
基于和美理念 深化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见宇

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基于和美理念 深化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研究方向: 自选课题                              

课题主持人: 江明忠 周见宇         

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申报日期 2018.9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O一六年一月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三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编:213001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姓  名(1)

江明忠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70年   8 月

行政职务

校长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教育管理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手机(必填)

13506119393

 

E-mail(必填)

595002790@{域名已经过期}

 

姓  名

(2)

周见宇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78年   1 月

行政职务

教师中心副主任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教育管理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手机(必填)

13685293323  

 

E-mail(必填)

599256650@{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喻建杏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高级

教育管理

理论研究

濮红磊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高级

教育管理

理论研究

汤东亮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高级

课程规划

理论研究

张燕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一级

课程设计

理论研究

刘云洁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高级

课程设计

案例研究

莫金霞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一级

课程评价

案例研究

潘忱俪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二级

课程设计

案例研究

陈晓珊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二级

课程设计

案例研究

戴丽琼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二级

课程设计

案例研究

赵慧琴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

课程设计

理论研究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师德考核与常规管理相结合的研究》

《守门员的训练与研究》

《对话,智慧地行走在课堂》

《课程与教学》

2013.1

《语文教学在困惑中寻找支点》

《课程与教学》

2013.3

《实现三个意识,创建高效课堂》

省“师陶杯”二等奖

2012.4

《饮一汪情韵,添一室书香》

《辅导员》

2011.12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和美”:“和”有“和睦、和谐”之意。“美”有美丽、美好、完美之意。我们认为“和美”就是把和谐而美、美而和谐;以和为贵,以真为美;持续发展,共生共荣。

文化:《辞海》从广义上说,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班级文化:顾明远认为“班级群体文化简称为班级文化,即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的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语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主要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质反应。”我们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教师和学生)在班级这个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物质形态和精神价值的总和,包含显性与隐性的内容。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早已出现。19世纪70年代外国学者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把班级视为一个社会体系,在分析班级社会体系的研究中,形成班级社会体系中的结构模式、交互模式。在此研究中,指出了班级氛围、班级团体、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影响,这些都是对班级文化相关因素的研究。

我国对班级文化的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校园文化研究,这一段时间的理论探索阶段,学者对于概念、性质等莫衷一是。1990年起,校园文化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在反思中寻找建设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的新路,认识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90年代中后期,班级文化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一部分学校教师通过班级管理,总结经验,或是认识到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一脉相承,具有教育、凝聚、制约、激励的功能;或是发现班级文化是人的文化,具有方向性、集体相、规范性等特点。另一部分学者,如钟启泉教授从“班级团体论”“班级改造论”“班级社会学分析”三部分阐述班级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李学农教授从班级文化概念、构成和价值层面、规范层面、心理层面、环境层面阐述班级文化的建设。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班主任要“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形成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班级和团(队)文化”。班级文化应该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全体同学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一切言行。因此,适合该班级成员的文化就是该班级的特色文化,它将是该班级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建设于学校管理而言,是相对微观层面的研究,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起点,是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基础。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到新的阶段,特别是核心素养下的德育课程该如何建设,面对教育过程中暴露的真实问题该如何解决,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依托学校实际,构建班级文化建设。   

2、研究价值

(1)有利于创新教育方法,开展特色活动,优化班级育人环境,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服务,彰显学校德育特色。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班级文化的好坏是与学生、教师切身相关,是“育人”的基础。教师的观念与班级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可谓举足轻重。发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最大限度减少班主任的无效劳动,造就新时期优秀的教师队伍 。

(3)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促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成才。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基于和美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理论框架,规范班级管理,形成、完善文化建设和评价等制度。

(2)通过研究,确立和美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和班级管理模式,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形成学校德育“和美”品牌,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班级建设水平。

(4)通过研究,促进学生能动性,发扬个性,提高核心素养。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本课题主要以“和美”理念为基础,班级为阵地,学生、教师为目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1)基于和美理念下的班级文化理论框架

包括:和美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评价制度

(2)基于和美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和管理模式

探索和美理念下班级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关系;

学生参与自主管理,构建和美班级氛围和班级管理模式;

调查研究分析,“和谐关系、悦目环境、五彩活动、民主制度”四要素的实践价值

(3)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因素或小团体研究

(4)以和美理念为基础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重点:

1、和美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2、影响班级良好文化建设的因素或小团体研究

3、“和谐关系、悦目环境、五彩活动、民主制度”四要素的实践价值

难点:

开发以和美理念为基础的德育校本课程,形成和美德育品牌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学校文化建设及和美理念的文献资料,了解和把握发展态势,从而受到启发,提出符合本课题实际的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法, 了解和评估活动方法指导的现状和主要问题;通过访谈法,搜集与活动指导研究有关的各种信息与数据。

3、行动研究法。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措施,然后按方案实施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保证研究工作实现预定的研究目标。

4、案例研究法。追踪研究某一个或几个班级 ,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

5、比较研究法。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鉴别,才有认识。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开展对比研究 ,总结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同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

 

 

 

 

 

(六)实施步骤

2015.32015.12

⑴准备阶段2018.6——2018.12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设计;召开开题论证会议,聘请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撰写总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召集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子课题的分工;各子课题组长分别制订研究方案;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⑵研究展开阶段(2019.12020.8 按计划开展研究,定期组织课题交流活动,如主题研讨、读书沙龙、成果展示等。建好课题网站,积累详细研究资料。进行课题的中期评估,分析总结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

⑶研究深化阶段(2020.92021.8)根据中期评估反馈意见,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调整和修正,开展新一轮研究行动。

⑷总结阶段(2020.92020.12收集、整理、完善课题研究资料,形成经验总结论文案例集。在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提炼构建和美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做法;探索具有和美理念内涵的德育课程开发;形成和美德育品牌等 ;总结研究工作,完成研究报告,撰写相关论文,并注意推广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理论创新。在对班级文化建设不同理论的解读基础上,基于和美理念,我们提出“和谐关系、悦目环境、五彩活动、民主制度”班级文化建设四要素的实践价值,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翁。

2、实践创新。以 2-3个班级为实验基地,以实验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引领全校班级的文化建设,形成不同的策略,引发学生的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学校德育课程品牌,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和谐发展,成就美好人生”。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教育反思

论文 案例

2019.12

课题组成员

基于和美理念 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论文 案例

2019.12

课题组成员

基于和美理念 班级文化建设评价制度

网页  各类素材

2019.12

课题组成员

基于和美理念  班级文化建设模式初探

论文 案例

2019.12

刘云洁

影响班级文化的小团体研究案例

案例 报告

2019.12

莫金霞

最终成果(限3项)

基于和美理念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报告

2020.12

周见宇

学校德育课程开发

课程

2020.12

莫金霞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课题组核心成员年龄结构搭配合理,五级梯队成员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余为校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科研能力有保障。所有的成员都曾经或现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对 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以及进行实践的有利条件。

2、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

2010年学校抓住创常州市优质学校这一机遇,初步打造了“和美”理念的特色校园文化,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十年的积淀,对“和美”的认识得到深化与衍生。学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树立了品牌意识,正在目的地、有计划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学校在科研经费上将予以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实报实销。

参与研究的教师科研意识强,科研积极性高。从事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成员都是学校的行政与骨干教师,从上到下,可以直接获取各种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此外,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和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给予足够的精神支持与理论支撑,学校还将请进更对专家为科研把脉问诊。综上所述,完成本课题有足够的保障条件。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