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 9.28 | 地点 | 会议室 | 主持人 | 赵梓钧 |
参加 人员 | 朱蓉、赵梓钧、陈跃飞 | ||||
活 动 记 录 | 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分析 1、“欣赏?评述”领域的三个目标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指明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应当达到的三个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小学各阶段的目标分析 1-2年级的欣赏重点是对形与色的感受能力的培养。主要以直观的视觉感受为主,感受自然美和美术品的遗型与色彩,培养他们对欣费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里尤其要重视视觉感受,培养良好的视觉感知力。其他的触觉、听觉、嗅觉等也可以采用,但是不能喧宾夺主,应以视觉感受为主,其他为辅。因为视觉是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主要媒介,人类信息获得主要是靠眼睛。视觉是儿童心灵的窗户,而儿童的创作主要依靠的是对生活的感受和观察。一些专业的术语以及美术与社会,文化等复杂的关系并不要求学生过早接触,因为这一学段的学生还以形象思维为主,过早地给他们讲,他们难以理解。 3-4年级除了对形、色进行感知外,还要扩大到对质感的认识上,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质感在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美和表现效果。在表达方式上,除了用口头表达外,还需要用书面语言(短文或短句)进行表达。在表达内容上,除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外,还要说出其特色。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作品,或运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作品的特色。 对于5-6年级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关注材料及其美感,是新增的内容。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画种、不同的美感。学生除了应了解国画、油画、雕塑等大类的美术作品外,还应该知道在美术大家庭里,还有版面、设计、建筑、民间美术、书法、篆刻、电脑美术等。美术材料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面发展的,从蛋彩画到油画再到现代艺术的综合材料,每种材料的革命都是美术史上的革命。材料在艺术家的眼里,不仅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有时更注重材料本身的魅力。此外,也要求学生对内容特征有所认识,鼓励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做出自己的反应。井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如构图,明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