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备课组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梓钧

美术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9.21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赵梓钧 

参加

人员

朱蓉、赵梓钧、陈跃飞

“欣赏?评述”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理解“欣赏?评述”的内涵,我们先来理清三个相关的概念美术欣赏、美术鉴赏、美术批评。

《现代汉语词典》(2002)对欣货的解释为:“(1)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2)认为其好,喜欢”。那么,美术欣赏就是指须略和感受作品中的美,侧重感受和体验。

美术鉴赏,《辞海》(1989)将鉴赏定义为:“(1)犹如鉴识;(2)人们通过特定的媒介逐步获得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鉴赏既受到作品本身特性的规范,又调动鉴赏者自己的想象力,因而具有再创造性”。鉴赏,是欣赏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进行品评和鉴定,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活动。

美术批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2003修订版)对美术批评的解释为:“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可见,批评侧重的是对作品的鉴识与评价,其目的不是单纯地表述个人的具体的审美感受,而是在感受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出作品或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由此可见,美术欣赏、美术鉴赏、美术批评侧重点各不相同。美术欣赏侧重主观,美术鉴赏主客观并重,美术批评更侧重于客观。

小学美术中的“欣赏?评述”与美术欣赏、美术鉴赏、美术批评又是什么关系呢?《现代议语词典》(2002)对评述的解释分别为:评,是指议论、评论,判出高下的意思;述是讲话、陈述。综合起来,就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评论,讲述、表达。由此可见,“欣赏?评述”与美术鉴赏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低年龄的学生,应以欣赏、体验为主,而高年级的学生则欣赏与评述并重。由于美术鉴赏与美术批评的区别,“欣赏?评述”也不等同于专业的美术批评。

明确了“欣赏?评述”与美术欣赏、美术鉴赏、美术批评之间的关系之后,还应该明确的是“欣赏?评述”的形式、层次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时都可发生。“应该说明的是,欣赏评述并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并具有不用的程度(例如学生在起谈论就是评述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应当充分游重学生的视角、想法,让学生把对作品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他们独特的视角或许是对于美术作品更好的诠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