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案 潘忱俪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晓珊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

3、 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

教学重点、  难点

1、理解“刁难、挑剔、 耍赖、调皮蛋、心灵手巧、有求必应、有声有色”等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中国民间有这样的一门手艺,请大家欣赏。【出示PPT】

2、这是什么手艺?(剪纸)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赞美它吗?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个人就是位剪纸高手。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一位老人,走进这位老人的拿手绝活——剪纸。

4、揭题:《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5、解题:

(1)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非常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学生齐叫)再亲昵一点,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读得真亲切。

(2)根据题目,你来预测一下,文中会写些什么?
6、根据你们的提问,老师整理了一下,现在有这些问题。

二、检查预习,感知人物

1、范文跟读,自主学习

要求:带着预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用铅笔画出有关答案,留下读书记号。

2、检查自学效果、并分段

A(1)ppt出示第一组词语:(重在读正确)  

喂猪  岂知  庄稼  啃食  捂住 

作者是北方人,这还有几个北方的口语,谁来试试读读。

出示:小屯 薅草 择菜(重在正音,释义)
B(1) ppt出示第二组词语: (重在结合课文理解)

心灵手巧  无所不能  广结善缘  有求必应

这些词语都是夸谁的?都是褒义词。

刁难  挑剔  耍赖  调皮蛋
这些词语都是写谁的?本来这些词的感情色彩是?在文中是批评作者吗?那是写什么?(贬义褒用)

(2)课文的哪些小节写得是作者这调皮蛋在刁难、挑剔,向姥姥耍赖呢?(4-6)

C (1) ppt出示第三组词语: (能初步感知分类依据)

啧啧赞叹  有声有色  熟能生巧(厉害)

刷刷刷刷  清清爽爽  悦耳至极(声音)

喜鹊登枝  牛驮小兔(内容)
(2)你能不能将这些词语简单的分分类?

(3)哪些小节写得是姥姥剪牛和兔的剪纸?

3、现在能不能将文章分成四段,并说说各段的大意。把这几段的大意连起来,就是整篇文章的内容了。

三、品读文字,揣摩语言。
过渡:初读课文后,姥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出示:自读第1-3小节,用“_____”画出课文中描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
2、交流:

A、“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这句话中的“都”字,体会到乡亲们都很喜欢姥姥的剪纸,说明姥姥剪纸技艺十分高超。 
B、“一把普普通通的剪.....无所不能。”(出示)

(1)“无所不能”的意思就是---,而普普通通”是指?普普通通的——,普普通通的——,材料怎么样(平常);而姥姥的剪纸方法是? “翻来折去”怎么样?(简单)

(2)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这就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3)这里“普普通通”和“无所不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是对姥姥的技艺高超的正面描写。能读出你的体会吗?(指名读)
(4) 这两个“普普通通”这么一用,这么一读,就一点儿都不普通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生齐读)
C、“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公鸡能打鸣。”  (出示)

这里有个字最能概括姥姥剪纸的技艺。姥姥的剪纸技艺不是一般得高,而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这个“神”字高度凝练地说明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好一一个“神 ”字!

有谁发现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剪出的“母鸡能下蛋”?这不可能,剪出的“公鸡能打鸣”?也不可能。明知不可能,但听起来又不像是在说假话,倒让我们对姥姥高超的技艺印象极深!让我们一齐夸夸姥姥,齐读。

那能不能学着乡亲们的样子,再想想看,还能怎么夸姥姥的剪纸呢?

(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____像___,剪___像___,剪个____,剪个___.

来,这位老乡,你来赞叹赞叹。(指名回答)
师:你夸的是姥姥剪的_____,语言很生动,不错。但老师觉得乡亲们更会夸人,再回过头来细看这句话,有没有新的发现?

猫与虎,公鸡与母鸡,它们在形态上非常相似。为什么选择在形态,上非常相似的物体来夸姥姥?姥姥能将这些形态相似的物体,用小小的剪纸准确地区分开来,更能说明姥姥的剪纸很“神”!

我们刚才探讨的两句话都在第二自然段中,都让我们体会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这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对姥姥剪纸作品的描写是正面推写,乡亲们的赞叹就属于侧面描写

师:的确如此,作者正是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3、过渡:正因为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所以——

出示句子:“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姥姥的作品很受欢迎,姥姥有求必应)从哪里体会到的?
(3)同学们想想,当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自豪)请你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过渡:姥姥的作品很受欢迎,仅仅是因为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吗?还有什么原因?
4、出示第三自然段,品读体会姥姥的广结善缘、有求必应,抓住姥姥的动作、语言体会她的爽朗、勤劳。
5、现在你能说说姥姥是个怎样的人了吗?(板书)

总结: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带到了我们的眼前,下节课我们继续体会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原因和浓浓的祖孙情。
1、读第1-3节
四、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三1题。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第4题。  

姥姥的剪纸

技艺高超    正面描写

广结善缘    反面描写

有求必应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