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小学校本培训学习体会
姓 名 | 周琳 | 年级组 | 低年级组 |
学习时间 | 2016.11.8 | ||
学习主题 | 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转变 | ||
学习体会 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首先,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辨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其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这一理念改变了教师传统的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研究与指导,使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还应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新课程标准实施中,教学情境问题尤为突出,教师只有从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动态的研究者,才能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和学生成长变化的需要。教师由静态的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主要指教师应当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专科学校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专业决策者。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和改进,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进而从策略层而上提高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时态性”。教师在成为动态的研究者过程中,既培养了教师自觉的反思行为,又密切了教师群体间的合作关系,使动态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总之,教师要成功地完成教育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就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改进,坚持不懈地对自己的知识、观念进行更新、重组,使自己永远成为适应时代的研究型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