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与优化教师的成长
陈慧宇
青年教师一般都有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等特点,但同样也存在着情绪不够稳定、集体意识较弱、抗挫能力较差、需要 层次不高、工作动机不够明确等问题,成为了制约青年教师成长的 瓶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其成长周期缩短呢?笔者认为,除了 需要青年教师主动营造主观环境外,还应为其优化成长的客观环境,两者缺一不可。
主观环境是影响青年教师成长成熟的关键因素,在青年教师的成 长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因而,青年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实现综合能力的质的飞跃。总的说来,青年教师应当 着重强化“六心” ,以改善主观环境。
1、要有信心。俗话说,有信心不一定能赢,但没有信心却一定会 输,所以,青年教师首先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在自身努力下迅 速适应新环境,并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把自己各方面的真实水平 发挥出来。万万不能因为几次工作上的失误而丧失信心,更不能因 为自己临时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同事的理解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认 可而丧失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2、要有耐心。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通常情况下, 青年教师很难在初始阶段就获得成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要一节 课一节课地去准备,一次又一次地揣摩、反思、修正,慢慢地提高, 但求扎扎实实,不求拔苗助长。
3、要有恒心。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时,大都热情满腔,信心百 倍,但一旦在实际工作中经受了一点挫折,或者受了一些委屈,往 往从此消沉下去,最终一事无成。所以,青年教师要有恒心,始终 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以坚韧的意志努力地适应教学的节奏、学生 的节奏、学校管理的节奏以及日常生活的节奏,万不可产生急躁心 理,更不可自暴自弃。
4、 要有决心。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从从教的第一天始, 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当作自己日常工作的出 发点和终结点,经常地反思、审视、完善自己,加强自我约束和自 我矫正,使自己的教学决策与教学行为始终与发展目标相一致,最 终要在教学层面上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在教育层面上实现由教师向导师的转变。
5、要虚心。初上讲台,对青年教师来说,也许在理论上已经具备 了当一名教师的资格,但仍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能够在一定范围 内确立一个坐标系,并能够在这个坐标系中,理智地为自己定位,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虚心向周围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端正的工 作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6、要细心。经验来自于平时教学点滴的积累,青年教师在平时的 教学中,要细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小事件,不论是对教材内容的处 理, 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及时将得失记录下来, “教后小记” 做好 , 以求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虽然主观环境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客观环 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这一点,青年教师除了要迅速适应客观环境外,学校管理者还应当有意识地为其成长的客观 环境予以优化,从而缩短其成长周期。
1、给青年教师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实践证明,青年教师主观能 动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其工作环境的宽松程度,宽松的工作环境 包括学校领导经常给予关心、爱护;鼓励其大胆地将改革方案运用于教学之中;动员其他教师与之平等交流;正确对待青年教师的缺 点和错误,允许工作中出现失误等。当然,宽松的环境并不是无限 制的,学校的行政职能依然起着不可动摇的权威作用,但这种权威 作用的发挥,应该以不损害青年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根本前提。
2、言传身教,帮助青年教师迅速实现角色转变。有些学校采取拜 师活动、一帮一促活动,给青年教师找一位指导教师,效果非常明 显。由于指导教师往往都是学校挑选的有高度责任心,工作经验丰 富的业务骨干,经常性的接触中,不仅对青年教师教学方面帮助极 大,而且指导教师良好的思想行为,让青年教师更快地了解教师职 业对社会、事业、生活所应持的观点、思想,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 完成从学生角色的随意性意识向教师角色的严谨性意识的转变。
3、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学校的教学管理 部门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素质进行培养和培训,让有经验的教师为其搞专题讲座,在业务和心理方面得 到加强,各种学术交流、观摩、评比活动可以让青年教师更多的参加,增长见识,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竞 赛,检验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帮助他们找出差距和不足, 及时纠正,不断完善。
4、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向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素质教育要求 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实践者,而且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 学的研究者,这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的科研能力,主 要表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从 实践中捕捉反馈信息的能力、对新的教育问题的探索和创造能力以 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青年教师不仅要会教,还要善教,知道为 什么这样教;不仅能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有独特见解, 能够探索、 发现、 形成符合时代的、 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实现从 “教 书匠”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主观环境与客观环境是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两个相辅相成、缺一 不可的条件,主观环境总是起主导、决定性作用,而客观环境则是 不可替代的催化剂,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以实现青年教师成长的 主客观环境的营造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