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数备课组活动记录11.21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 艳

__________中数_____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2016.11.21

地点

三办

主持人

陈艳

参加

人员

陆云芳、陈艳、林燕、高丽芬、马桂玉、陈祥娣

主题:陈祥娣老师执教“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评课活动。

一、     老师说课

教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引导学生参与算一算、猜一猜、议一议等教学活动。在学法知道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五让”的特色:(1)书本让学生自学(2)问题让学生提出(3)规律让学生发现(4)疑难让学生研讨(5)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的“五让”,既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体现了本节课的特点。

二、     各位老师评课

陆云芳:本课设计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多次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并适时组织同桌、小组和全班的交流讨论。

陈艳:练习设计层次分明,老师设计了三组练习,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巩固深化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在计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使“算”与“用”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马桂玉:注重“算”与“用”的结合。新教材没有单独编排应用题,除了有侧重地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外,大部分解决问题的教学结合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中进行,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注重“算”与“用”的结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林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充分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高丽芬:陈老师上课教态很好,语言干脆利落,师生互动也很到位;在板书上,不仅老师的板书清晰,学生的板书也很清楚,说明平常让学生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