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发挥校长学科基地的引领作用,打造学习共同体,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10月26日下午,朱燕芬名师工作室暨校长学科基地活动学如期举行。朱燕芬校长带领工作室内成员,来到芙蓉小学,和新安、芙蓉两所小学的青年教师一起开展了本次活动。
自下午1点20分开始,芙蓉小学的赵惠琴老师和寨桥小学的孔维华老师先后执教了两篇课文。赵老师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19课《山行》。她的课堂从描写秋景的诗句导入,课堂中渗透学习古诗方法,从诗文到画面再到情感,一步步将学生带入杜牧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作者杜牧对秋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课外拓展时,老师通过对比教学,最终让学生明白诗境源于心境。孔维华老师六年级的《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抓关键字品人物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感悟巴金的人格魅力。从文本给孩子的信拓展到给青年战士们的信,孔老师将生命开花结果的真谛揭示出来了。
随后,工作室成员在和善楼四楼会议室进行了评课议课环节。工作室内成员就两趟现场展示课,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氛围的营造到插图的使用,从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拓展……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朱燕芬校长对两节课作了总结性的发言后,为在座各位送上了题为《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论文专题讲座。朱校长首先结合两节课的教学,谈到论文写作可以在时时处处,但要有针对性地持续地写,随后就选题、题目的确定、论文写作中的常识、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这几板块,有针对性地向在座各位进行指导。讲到最后,她特地强调了参赛类论文的撰写技巧,以大量真实的数据展现了优秀参赛文章的特征,并结合自身教学研究,传授给老师们论文写作的成长秘诀。
领衔人朱燕芬校长的专业指导,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有技巧,使在座青年教师们深深感受到名师的魅力风采。正如朱校长所说的,专业成长,从“众人推车”到“发动引擎”“经验让人成熟,但不能使人优秀”,优秀教师就要从眼下着手,自我学习,自我生长,自我提升,善学,善思,善行,善写!
(芙蓉小学供稿 撰稿:赵惠琴 摄影:朱明耀 审核:汤东亮)